患者故事
发表者:苏伟 人已读
她一共昏迷了14天
前些日子有一个48岁中年女性,因为脖颈疼痛,来急诊后突然陷入昏迷,最后脑血管造影证实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二次破裂出血量大并且压迫脑干而濒临死亡。在昏迷了14天后,她终于睁开了眼睛。
送来的时候情况危急,一波三折
其实,这个病人刚送来的时候还是清醒的,但是在急诊室检查过程中发生了颅内动脉瘤的二次破裂出血,出血量大并且直接压迫脑干的呼吸中枢,而出现突发昏迷和呼吸停止,紧急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由于当时患者双瞳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基本处于濒死状态,手术机会已经没有了。和家属沟通后,虽难以接受,但家属心里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在其后的几个小时里,患者两侧瞳孔神奇的缩小,对光反应也有了轻微变化。还有希望!虽然这个希望像小火苗一样,一吹就灭。再次和家属沟通,家属表示即使有一点点希望也要治疗,不管人是死是活都不会埋怨我。经过周密的计划,手术顺利完成。
医患互信,我们采取了更积极的高风险的抗凝治疗
在经过介入栓塞动脉瘤、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等积极治疗后,病情一度缓解,但命运总是不怜惜这个可怜人,在术后第7天患者再次出现病情恶化,脑CT提示弥漫性脑水肿,同时发现患者存在颅内静脉窦血栓,静脉窦就像下水道,一旦被堵就会导致血液不能回流至心脏,淤堵在脑中引起恶性脑水肿,甚至是脑出血。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疏通静脉窦是至关重要的,而要疏通静脉窦就需要给患者一种让血液不凝固的药,这种药物的风险就是再次诱发出血,经过认真分析,以及和家属的详细沟通后,我们最终决定应用抗凝药物,虽然抗凝药物有发生再出血的风险,但衡量利弊,用比不用的获益风险比更大。在用药几天,患者脑水肿逐渐缓解,病情再次稳定了下来。脑血管疾病的救治过程,就像是做过山车,跌宕起伏,我常常形容这类患者就如同跳了悬崖,医生只是一只手揪住了病人的脖领子往上拉,可是能不能拉的上来,就要看命运的安排了,医生的作用仅仅是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在病人最危险的时候拉他一把。纽约州撒拉纳克湖畔特鲁多医生常常被人提及,其实让他名声远扬的,并不是在学术上的地位和成就,而是他墓碑上刻着的一句话“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虽然现代医疗要远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年代好很多,但人类在疾病面前很多时候依然显得那么无能为力。
家属的信任是成功的前提
家属的信任,这相当于给了我一剂定心丸,我知道家属是信任我的。我也愿意尝试所有的办法,帮助她恢复。我们能想到、能用到的所有措施都给她用上了。其实对于脑出血的患者来说,抗凝治疗就是一把双刃剑,抗凝本身的话可能会加重脑出血的风险。因为术后5天,病人出现了严重的脑水肿,考虑是一个因为这个血栓形成引起这个血液回流不畅,所以我就加了一种抗凝药,但是抗凝药加了以后,就会增加这个脑出血的风险。
治病的每一步都是患者、家属和医生在一起在战斗
抗凝药加进去以后就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跟患者家属交代,交代了以后,家属什么都没说,就说,医生,不管你用了什么办法,都是为了救她的命,总要试一试。正是家属的不放弃,我们才敢放胆去救治。我们用了抗凝的药物以后,患者的脑水肿的确得到了缓解,水肿期过了以后,她也就醒来了。
14天里,我们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我们也做了最积极的治疗
她醒来的那一刻,我觉得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当然,下一步她还要进行高压氧仓的康复治疗。在我看来,这位患者是幸运的。她的幸运不是遇到了我,而是有一个不言放弃的老公。
年纪轻底子好
假如说是一个80岁老人,可能很难恢复成这么好,就很难醒过来,40多岁的年纪还比较年轻,身体的底子比较好,所以说她能够恢复,这个代偿能力比较强,所以能恢复过来。
家属不放弃
治疗期间,多次遇险,每次家属的态度都非常坚决,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放弃。家属除了不放弃,还有高度配合。所有的医患沟通都非常顺畅。我们可能在最快的速度展开治疗,不用苦苦等待家属的决定。
对医生的信任
其实作为医生,我们对于患者家属的态度非常敏感,同行们遭遇家属反悔治疗方案,被告上法庭的事情,我们没少听说;治疗效果不好,被舞刀弄棒的家属威胁、伤害的同行就在我们身边血淋淋的出现。我们只是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现在的我们恨不能每人学一套少林寺拳法护身。
手术医生是最希望患者康复的那个人
家属如果小心翼翼,我们也会反复思量。如果家属信任我们,我们必全力以赴。作为医生,可能我们是除了家属以外,最希望患者恢复健康的那个人。
本文是苏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