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产时发热新生儿都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吗?
若母亲产时发热不伴其他感染证据,新生儿应严密观察至少48 h。若考虑绒毛膜羊膜炎 CAM 或其他侵袭性细菌感染,或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如B组溶血链球菌 GBS 定植或菌尿症、GBS 定植状况不明但存在既往新生儿GBS感染史、胎膜早破PROM≥18 h、自发性早产, 建议转新生儿科检查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母亲产时发热的总体发生率为 6.8%~9% ,最常见的原因为 CAM 和椎管内麻醉,其他包括产程延长、环境温度过高、呼吸道及其他部位感染。在母亲产时发热≥39 ℃,或 38.0~38.9 ℃合并≥ 1 项其他感染证据时疑似 CAM,而将体温 38.0~ 38.9 ℃但不合并其他感染证据的产时发热称为单纯产时发热。在无法排除感染情况下,对产时发热孕妇实施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是产科常见方法。
如果能明确母亲产时发热是因接受椎管内麻醉或产程延长所致,未有其他感染证据, 新生儿则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由于椎管内麻醉会掩盖 CAM 症状,或 CAM 母亲对疼痛敏感性增加而更倾向于要求无痛分娩,即使考虑无痛分娩导致发热,仍难以完全排除 CAM。因此,对产时发热母亲的新生儿严密观察至少 48 h;若产科诊断 CAM,或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如 GBS定植或菌尿症、GBS定植状况不明但存在既往 新生儿 GBS 感染史、PROM≥18 h以及自发性早产, 建议对新生儿进一步检查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摘自《母婴同室早发感染高危新生儿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