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痛药物使用须知与剂量换算
关于癌痛方面,药物的使用与剂量的换算,病友和家属非常有必要知道的。
有些病人反馈芬太尼透皮贴效果不好。你要先看准了它的对应剂量,该加量的时候就加上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维持低剂量,肿瘤对神经和器官组织的侵蚀是一刻不停歇的。而且,大部分病人犯的错误是疼了才吃药,不疼就要自己扛扛,还有癌痛病友怕吃吗啡药会上瘾~都2021年了,新中国都成立70多年了!还有这种陈旧的思想。目前主流理念:对于癌痛病人,不考虑上瘾这个词,首要是解决病人的疼痛问题,提高他的生活质量。
言归正传:1 芬太尼透皮贴(4.125mg),折算吗啡为每天50mg。如果吗啡吃到100mg以上,单纯换一片芬太尼贴,是肯定不行的!类似于是没有吃饱饭。
2 芬太尼透皮贴剂起效时间大致是10个小时,所以第一次贴上芬太尼的时候,要同时用上其他镇痛药来维持镇痛!
3 新的芬太尼透皮贴是骨架型的,可以剪开一半(适用于高龄体弱病人的加量),以前是三明治式的夹心层,剪开就露馅了!
4 芬太尼贴记得回收,这是一个传统习惯,以防有人利用残片回收药物。但是新剂型已经没有这方面的后顾之忧了,然而,传统习惯还没有改变。
5 把芬太尼透皮贴看成是非常耐饥的大饼,把其他药看成是不够耐饥的馒头,大饼和馒头各有其优缺点。大饼:用药方便,一贴就行,维持大概三天,胃肠道副作用小。馒头:半天就开始饿了,天天得惦记着吃,胃肠道不够友好。
6 把芬太尼贴贴在肉厚的地方:前胸、后背、大腿均可,而非哪里疼贴哪里,这跟非甾体膏药是不同的!并且,下一贴的位置,尽可能距离上一贴较远。
7 涉及到芬太尼贴药效学的最大变量是温度,使用电热毯等加热装置,导致局部过热,可致药物快速吸收,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等药物过量的危险。
8 羟考酮与吗啡缓释片的换算:每10mg羟考酮=20mg(/15mg)吗啡。此二药同为每12小时口服一次,同是纯阿片类药物,有的人认为羟考酮优于吗啡。这方面只能说部分认同,更多的是在药代学上的优势,羟考酮做到了头部释放38%,服药后立即释放这么一大块,会迅速的压制疼痛,但是他后期的尾巴就稍微小了一点。
9氢吗啡酮是吗啡效价强度的10倍,整体评价较好。然而,大多数医院没有。氢吗啡酮,也是在鞘内泵植入术后可以替代吗啡的药物。
10 大清朝都亡了,癌痛的时候,不要再提杜冷丁了 。再提杜冷丁,我要问问你带教老师是谁[捂脸]
11舒芬太尼是吗啡镇痛强度的1000倍。100微克舒芬太尼=100毫克吗啡,单位从微克变成毫克就可以。
12吗啡栓与吗啡片,都是塞进胃肠道系统的,所以药效大致评估起来是等价的。

不同药物摄入途径,药代动力学的不同
13药物不同使用途径的镇痛强度,口服:静脉:鞘内=1:3:300,口服300毫克吗啡,等价于鞘内注射1毫克吗啡,因为后者直接进入了脑脊液,与脑内阿片受体直接结合,没有运送途中的消耗。而口服药的大量摄入,作用到脑内靶点的数量,是少之又少。大多去施展了它的副作用,便秘、恶心、呕吐、胆道痉挛。
世间最大的折磨是什么?是癌痛对患者的折磨吗?不是。是癌痛对患者家属精神的折磨!还有,对疼痛科医生的精神折磨,癌痛临终期患者,家属打来的疼痛求助电话,接起来是最揪心的。
想起来疼痛科一位教授说过的话:做癌痛领域的大夫,既要有一颗温柔的心,也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否则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这也是对现实最深刻的总结了。
本文是杜少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