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高难度鞘内吗啡泵植入术
近日,我院麻醉科疼痛门诊为癌症晚期疼痛病人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IDDS)并配合安宁疗护,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平滑肌肉瘤,多发转移

平滑肌肉瘤,多发转移,椎管内转移
患者为54岁女性,7个月前因胸背部及右下肢疼痛不适就诊于我院,入院后完善检查,诊断为平滑肌肉瘤伴多发转移(腰椎、双肺、腹膜后、腰大肌,骶尾部皮下软组织)曾给予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患者仍有间断腰部及下肢疼痛不适。随着疾病进展患者疼痛症状加重,住院初期给予口服吗啡疼痛控制尚可,后疼痛持续加重,给予吗啡注射液泵注联合芬太尼透皮贴,折算口服吗啡剂量可达600毫克,患者疼痛控制仍不佳,NRS评分: 8-9分。患者存在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骶尾部压疮,且腰背部肿瘤组织压迫,风险较大,家属咨询外院因考虑椎管内转移介入操作难度大,不建议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我科考虑患者目前疼痛控制不佳,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经过癌痛多学科MDT联合讨论后择期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
9月20日,麻醉科陈永学主任在手术室内现场指挥,疼痛门诊杜少杰医师操作,选择高位穿刺点避开骶尾部肿瘤,并采用斜入路穿刺越过阻塞的椎管区域,克服重重技术难点,最终顺利完成此例高难度癌痛鞘内泵手术。考虑患者术前吗啡用量较大,可能出现吗啡戒断反应,缓慢渐进性降低吗啡用量,根据患者疼痛评分,及时调整鞘内泵速度,两天后,患者NRS评分降低为2-3分,应用鞘内泵后明显减轻了患者疼痛,且提高了生活质量,家属很满意。

术中定位

置入鞘内导管

连接港体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又称鞘内泵植入术,是指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把持续的药物输注港埋藏于皮下,并在皮下建立相应的药物输送管道,把药物直接输送至蛛网膜下腔,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脊髓中枢,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本文是杜少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