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肺泡灌洗液特点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BALF特点
CO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IIP。以前称为特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要与继发性机化性肺炎OP鉴别,如继发于吸入损伤、放射线、结缔组织病、移植排斥、各种药物和病毒性肺炎。

COP的环礁征/反晕征
由于影像学和临床病程与许多其他肺部疾病类似,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行BAL和活检以除外真菌、结核和恶性疾病。COP的BAL细胞模式是混合性的,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泡沫样吞噬细胞。目前尚没有共识提出BAL细胞模式对COP有诊断价值。一些对于疾病慢性病程的评估有助于确定BAL是否与COP一致。慢性病例中淋巴细胞常呈主导地位。暴发性COP常有更高的BAL中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常位于2%和25%。更高的比例提示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可能。当激素治疗停止后,COP有较高的复发倾向,有学者对比了激素治疗后复发和持续改善的BAL,并没有发现差别。
与其他间质性肺疾病相比,COP的BAL淋巴细胞数更高。一个COP小鼠模型以CBA/J小鼠感染1*106空斑形成单位肠病毒1/L制成。这些小鼠患上与人类COP类似的激素敏感性滤泡性细支气管炎和肺泡内纤维化。敲除CD4+或CD8+淋巴细胞可以限制纤维化和COP病变的发展.虽然HP和结节病也增加淋巴细胞的比例,其临床表现和HRCT常不同于COP,结节病BAL中嗜酸性粒细胞常常缺如。
小结:BAL细胞模式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排除感染或恶性疾病,强烈提示COP。BAL对COP治疗反应、预测复发、监测疾病病程没有帮助。
本文是刘峰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