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蔡明 三甲
蔡明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骨科

巨大肩袖撕裂的一种治疗方法--背阔肌转位术

614人已读

背阔肌肌腱转位用于治疗巨大后上肩袖撕裂最早由Gerberetal(1988年)提出。该方法在重建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上提供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为什么选择背阔肌肌腱转位?

巨大后上肩袖撕裂的手术治疗难度高。常见手术方案包括关节镜清理、部分修补、肌腱转位、反肩置换等。肌腱转位手术中背阔肌肌腱应用最为广泛,因为背阔肌肌腱松解后存在33cm的潜在转位距离,肌腱牵拉方向接近冈下肌,转位后血管神经蒂移位距离短,对血供和神经支配无影响。

图片2.png

背阔肌示意图

背阔肌转位效应的生物力学机制

(1)肌腱转位到大结节后产生类似间隔器效果;(2)肌腱转位固定后重建前后肩袖力偶平衡,肌腱自身张力产生被动下压肱骨头的作用,使外展、前屈时三角肌的力量更有效;(3)背阔肌的主动收缩动力效果。肌电图研究提示:转位后的背阔肌在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内收中都存在协同收缩。

背阔肌转位的固定方法

背阔肌肌腱厚度只有1mm,转位后在肱骨大结节处的固定方法有多种,可将肌腱完全展开平铺在大结节表面,甚至覆盖部分外侧骨面。也可将肌腱编织成束,使用悬吊钢板固定在骨隧道中。同时采用内后侧的锚钉缝线行肩袖部分修补,临床效果会更好。

图片3.png

背阔肌转位术示意图

术后康复计划

患者术后即开始使用外展15°抱枕6周,以保护转位的肌腱组织,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维持附属关节的活动度。

6周内每天取下支具活动,如下:(1)肩关节钟摆样画圈和十字训练各20次;(2)<90°的被动外展15次;(3)被动外旋活动10次。

6周后每天活动,如下:(1)爬墙主动活动锻炼30次;(2)盂肱关节的全范围被动活动,包括桌面滑行30次,训练棍辅助下外展120°20次;(3)肩关节前屈和外旋活动,包括肩关节主动前屈和外展90°主动外旋各15次。

3个月后开始肌肉力量训练,使用弹力绳每天做肘关节屈伸30次,耸肩20次,内、外旋各20次;并开始逐步通过日常活动来增强肩关节外展、前屈力量和肩关节周围肌肉耐力。

蔡明
蔡明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