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头“老鼠打洞”,冲击波“敲山震虎”
无论内科、骨科,这些年都流行行业指南,一些爱学习的病人在不断的搜索、问询中学习到很多知识,对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分型多多少少也都知道点了。
然鹅,就是因为知道点皮毛知识,往往张嘴就来:我的是2期,怎么治?你们那有什么药能不能寄些过来?
这些问题、这些情况往往令医者哭笑不得:好比相亲,男女双方仅看对方的照片,能不能把亲事定下来?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绝非依据分期就能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权衡病因、全身状况、影像特点、关节功能、发展规律、工作生活等诸多具体细节问题进行考量。

指南针也有失灵的时候
所谓指南,是大体方向而不是具体方案。
如指南针导航,不是一个弯不带拐的直撞南墙,大体方向对就行:可以先往北兜个圈再往南,也可以先向西再迂回往南;直线往南走的是捷径,那是需要看运气滴。

长征的方向是陕北,中间迂曲的是智慧
话归正传,今天的主角是39岁男性,长期应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经服用我院药物有所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我科。

关于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 disease,AOSD),或称Still综合征,是一个比较糊涂的疾病,没有特异性诊断标准,只能通过排除法确定,感兴趣的可微信搜索或者百度百科。
强调一点:AOSD的 治疗措施是需要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该病人3个月前确诊股骨头坏死,在我院中医门诊口服药物治疗有效,后来听说还有“神奇的”冲击波,遂来碰碰运气。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右侧 左侧▲
X线片:右侧股骨头明确坏死,左侧股骨头没有明显异常。
划重点:

蛙位可见前侧关节软骨面节裂,其内可见负重区密度降低,这样的坏死类型手术修复成功率不是特别高。
磁共振检查如下:

右侧全头骨髓水肿,左侧负重区骨髓水肿
双髋关节CT:

右侧囊性变区域较大,左侧股骨头尚好
重点部位还是要给个特写的:

有没有下面这种感觉?

草原犬鼠洞穴结构剖面示意图
如果说很多医生第一眼看到X光片有植骨冲动的话,恐怕看了CT之后会有80%的要打退堂鼓:太不容易了!
欢迎持不同政见的同道留言讨论。
早些年,类似的病例,我们也是硬着头皮进行植骨(如果病人不接受关节置换的话),当然也经常颜面尽失——谁做谁后悔!
好在有了冲击波这把不流血的手术刀从体外对股骨头“敲山震虎”发功,加上特色系列药物的“内功”加持,对于类似的病例,我们又多一个备选方案。

冲击波治病示意图
“冲击波+药物”治疗2个月以后:


右侧股骨头密度提高,断裂的关节面似乎是消失了;当然,有同行会质疑是否因为体位的原因看上去好些。
病人自觉右侧症状减轻不少,但左侧似乎又开始疼痛加重了:


事实上,这种情况非常多见:得到重视的股骨头在恢复、好转的同时,另外一侧往往悄然加重——定期复查是多么地重要!
初次就诊半年后复查:


双侧股骨头看上去都悬了!
怎么办?
真不好办!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就是这样,很难精准预测未来。
是否继续治疗,很多时候由病人决定:眼见成功无望进行关节置换的确可以及时止损,但也只有病人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其中的艰难与不舍。
调整药物、继续再打打冲击波,上周来做冲击波治疗时再次复查:


双侧股骨头居然都有所改善,尤其是右侧蛙位片前外侧原来裂开的边缘、囊变区周围骨质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右侧股骨头蛙位放大、对比图:

功能也是蛮好:

无痛行走是很多人的梦想
看动图,品味病情的变幻莫测:

愿病友们不断创造奇迹!
本文是陈献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