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出现这些信号,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
据调查,我国人群慢性肾病的患病率约为11.8%,但知晓率仅为7.2%。
这是为什么呢?
肾脏拥有非常强大的代偿功能。即使患者肾脏出现了一些病变,在肾病的早期甚至中期,仍旧能够保持肾脏功能正常。肾脏的代偿功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在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很多肾病患者早期无法及时发现自己的身体问题。而等到这些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实际上已经达到了肾脏病晚期,只能依赖透析或者换肾维持生命。
不过,虽然说肾病早期、中期的症状不明显,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只要你能够警惕这些信号,准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抓住早期、中期肾病的蛛丝马迹。
肾功能正常阶段
在慢性肾病早期,肾脏病变轻微,肾脏的强大代偿功能使得肾功能依然保持正常。这时,患者的身体信号比较细微,需要细心观察。
1. 泡沫尿
指排尿后,观察到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且经久不消。这是因为尿中有蛋白质,表面张力减小,而使尿中泡沫不易消失。
2. 水肿
指出现四肢肿胀、沉重,特别是在久坐、久站后。严重者四肢按压时出现凹陷,且不能很快恢复。
3. 尿色改变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有病变的尿色有鲜红色、洗肉水样、茶色、酱油色、乳白色等。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尿色改变,一定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4. 夜尿增多
正常情况下,夜尿是0~1次。如果夜尿次数明显增加,甚至一夜7~8次,晚上的尿液总量甚至超过了白天的排尿量,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
肾功能受损阶段
随着慢性肾病病程的进展,肾脏排毒、排水等功能下降,肾脏内分泌功能也受到影响,会逐渐出现更强的信号。
1. 贫血
肾脏合成的激素之一—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导致人体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就会出现贫血症状:面色萎黄、唇色苍白、软弱无力、困倦、疲乏等。
2. 电解质紊乱
肾脏是维持身体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肾功能受损后,就会出现高钾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各种电解质紊乱现象。
3. 高血压
肾脏能够维持人体的血压。当肾脏分泌的调节血压的激素发生紊乱,或肾脏水、钠排泄减少,就会出现肾性高血压。
肾功能失代偿期
当肾脏损伤进一步恶化,身体会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只能选择肾脏替代治疗(即透析),或肾移植。
1. 少尿或无尿
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无尿是24小时尿量低于100ml。此时肾脏的排水功能基本丧失,只能依靠透析来帮助排水。
2. 心功能不全
体内水分增加、肾性贫血、难以纠正的高血压,都可以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的发生。
3. 肾性骨病
此时钙、磷代谢出现障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就会引起肾性骨病,患者常容易出现骨折、骨痛、骨变形等情况。
除了这些症状以外,尿常规、肾功能检测、泌尿系彩超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抓到肾病的蛛丝马迹。
本文是栾韶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