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保护好你的膝关节!
走路谁都会走
但是你了解你走路时
膝关节的状态吗?
你每一次走路,膝关节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在众多身体部位里,膝关节并不算起眼,但却涉及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走路、跑步,还是跳跃,都少不了膝关节的作用。膝关节是人体运动链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时也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关节。特别是跑步时,膝关节除了要承担体重的重压,还要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因此膝关节是跑步中易损伤部位之一

膝关节位于大腿的股骨下端、位于小腿的胫骨上端和髌骨共同组成,这些骨头外包裹着一层软骨,软骨外有一对「垫片」,因为形状像月牙,命名为「半月板」。
这四个习惯会伤害膝关节
1. 长期下蹲、跪坐
在我们做出下蹲、跪坐的动作时,膝关节屈曲到了极限,半月板被向外挤压,时间一长,便容易突出,然后发生断裂。2. 长期手提重物
长期手提重物,导致身体负荷加重,继而半月板的受力也相应增加。研究显示,手提1公斤的重物,半月板需要承受7公斤的重量。
3. 经常爬楼梯、爬山
上楼梯时,我们的膝关节承受的压力约为体重的四倍,下楼梯时会增加到八倍,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常说「下山比上山更伤膝盖」,这里说一下,老年人上下楼梯的时候尽量不要提重物,最好扶着扶手
4. 过度运动
当运动量超过了身体能承受的最大范围,容易出现损伤。中老年人的半月板已经随年龄退化,更容易出现损伤。

五个症状
自测膝关节状态
由于大多数人对半月板缺乏认知,导致很多半月板损伤没有得到正确且及时的处理,继而影响了后续恢复。
半月板撕裂后,患者膝关节往往有以下几种表现:疼、肿、卡、响、软。
1、疼:尤其是在蹲起、上下楼梯等膝关节受力大的情况下,半月板受到挤压、牵扯导致疼痛。需要注意的是,日常走路不疼,不代表半月板没问题。
2、肿:有些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积液,所导致的肿胀会影响腿部屈伸活动。
3、卡:膝关节常常出现“卡住”不能动的情况,临床上又称为交锁。
4、响:膝关节运动时出现明显弹响。
5、软:常常出现“打软腿”的症状,有关节不稳或滑脱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大腿、小腿肌肉萎缩。
如果存在半月板损伤,一定要及时就医哦。如果是早期半月板损伤,可以用RICE原则处理:
· 休息(Rest):避免任何可能加重膝关节疼痛的活动。
· 冰敷(Ice):冰敷膝盖20分钟左右,每3—4小时一次。
· 加压(Compression):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膝关节。
· 抬高(Elevation):抬高膝盖,以减轻关节肿胀。
康复治疗(无痛为主)
早期,膝关节肿胀、疼痛明显时,应调整和限制活动量,减轻关节负荷,适当卧床休息,减少每日活动量,可做中、高、低频电疗法消炎止痛以及超声波、冲击波等物理因子治疗,应以解决患者疼痛为主,肿胀明显消退较慢时也可行关节腔注射治疗。
预防与康复训练
当然啦,对于不可逆转的膝关节损伤,预防才是最好的方法。以下几个动作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膝关节损伤:
1.下蹲训练
注意不要高难度的负重深蹲,可以选择徒手靠墙静蹲,徒手无负荷半蹲,而且即使在康复后期下蹲的时候也不要深过90°,可以选择坐蹲,在屁股后面放高一些的凳子以防万一。下蹲训练可以促进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的力量。

2.分腿下蹲
又叫做保加利亚蹲,这个动作可以同时促进股四头肌、腘绳肌和下肢平衡能力,强力推荐。
这个动作依旧要保证双脚指向正前方,避免外八字和膝盖内扣,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避免蹲的过深,膝关节不要深过90°。

3.单腿硬拉
这种训练可以促进臀大肌,腘绳肌的力量以及下肢的稳定和协调。做的时候膝盖可以微弯曲,但不要弯的过多,动作的全过程需要注意腰部要锁住,不要出现弯腰动作。

4.站立伸展小腿
面向墙壁站立约一步的距离,将受伤的腿往后伸,使脚跟踩地并保持膝盖伸直,脚掌稍微向内转,确保小腿伸展。此姿势保持15—30秒,3组

本文是焦金保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