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期有血块,是排毒还是体质差?这样调理效果最好
不少女性朋友会发现,经期有血块的情况。有些人不以为意,还有些人认为是“排毒”的好事,但其实,有血块通常不是正常的现场,只是身体还没有出现病变,所以大家就不容易重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月经有血块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
1、经期血块是瘀血外排的表现
月经是女性子宫的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每次月经结束后,气血会慢慢积聚,等到气血达到饱满状态,就会往外溢出、疏泄,产生月经。随后,气血重新进入新的积蓄周期。
经血产生后,如果没及时流出来,在子宫积聚了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凝固形成血块。停留瘀滞得越久,颜色就会越深,血块也会越大。
现代很多上班族女性长期伏案工作,这种久坐的姿势就非常容易导致经血不畅,积聚在宫腔里,站起来时就容易血块“喷涌而出”。这就是因为久坐影响气血通行,经血没法及时排出,积聚体内导致的。
此外,每次月经来潮,我们的身体就会排出体内的淤堵和毒素,因此经期见到血块,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可能是由于经前运动、或者吃了活血化瘀、暖宫行气的食疗、药物等,使得身体气血变通畅了,身体的瘀血就被排出去了。
想要知道自己经期有血块是不是正常的表现,可以通过这两点来判断:
? 月经周期正常,不存在痛经
如果月经周期正常,也不会出现痛经、腰痛、腹痛等情况,那么经期偶尔出现血块,可能是在月经来之前受了寒或最近情绪不好。这样的血块无需太担心,但要注意及时驱寒疏肝排瘀,否则这次瘀血没排掉,日后就容易形成瘀血体质。
? 月经周期不正常,经期疼痛严重
如果月经周期紊乱,痛经厉害,还总是伴有血块,则说明气血已经开始堵塞,开始有瘀血形成了,瘀血导致的痛经和血块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重的,因此一定要重视,尽早进行治疗和调理。

2、经期血块多,小心瘀血体质
我们每月的月经来潮都是通过疏泄来实现子宫气血的“更新换代”,排出陈旧的生理产物。子宫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这样的自我破坏、更新、修复,原本的负荷就很重了,如果日常再不注意养护气血,就会进一步对子宫造成伤害,就会产生瘀血。
瘀血体质自检卡
? 经期推迟、痛经(刺痛);
? 经血伴有血块,颜色深暗呈褐色;
? 身体有固定的地方刺痛,一般晚上重,白天轻;
? 嘴唇、眼眶颜色暗紫、黑,面色晦暗;
? 咽喉干,喝水后并没有觉得缓解;
? 皮肤干燥,即便擦身体乳也无缓解;
? 皮肤稍有触碰出现青紫;
? 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
什么行为会导致体内有瘀血?
?月经期间劳累伤气、情志受损、大喜大怒、受寒受湿、过食生冷等,导致月经期间内膜碎片和经血排出不畅;
?经历了不必要的流产,或产后受寒,或产后恶露没有排干净,导致瘀血滞留在子宫的各个角落。
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我们的体内产生瘀血,轻则引起痛经、血块、月经淋漓不尽、月经推迟等,日久则会形成瘀血体质,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结节等,一定要引起重视!
3、调理瘀血体质,要分两步走
调理瘀血体质,要先分清楚我们的瘀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样针对性进行调理,效果会更好。
? 气滞血瘀
很多人以为月经有血块就是受寒,但是现在我们遇到非常多的情况,不是受寒,而是“受气”。情绪的压抑、焦虑、愤怒导致了经期血块的形成。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堵塞,经血便表现为紫、暗、褐色,甚至是黑,这是瘀血的颜色。经血被堵,会表现为月经后期,或者经量很少,甚至带有血块。
心情郁闷,压力过大,持续焦虑的女性,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在月经前,还容易出现胸闷和乳房胀痛等表现。此时,一定要注重疏肝理气,解郁化瘀。
食疗推荐
通经红花饮
功效:行气化瘀,解郁开结。
材料:藏红花柱7-14根,枸杞2-3粒。
做法:温开水冲泡服用即可。
用法:气滞血瘀体质的女性最适用,如经常感到忧思郁结、胸闷、肤唇、指甲色紫暗、月经色暗、有血块、痛经呈刺痛或胀痛、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者经前可连服2-3天,一天1次。经量大的女性经期慎用。四季都适用。
闫主任点评:
红花与藏红花是不同的品种。藏红花为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属于名贵药材,性平,可以活血化瘀,解郁开结;红花为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性温,可以活血化瘀止痛。红花与藏红花在用量上区别很大,藏红花通络活血力量比红花强,购买时注意区分。
忌用:
?有出血性疾病者慎用;服用抗凝药物者慎用。
女性提醒:
?孕期禁用;
?经期慎用;
?增生、肌瘤、囊肿的女性可用。
? 寒凝血瘀
寒性凝滞,外感寒邪、过食寒凉、自身阳气不足,都会加剧胞宫的寒,使得经血凝结,产生血块。血块没有及时排出,堵塞在经脉通道中,又会加剧气血前行的难度,形成恶性循环。
寒凝血瘀的女性,经血一般颜色是紫暗的,同时小腹还会冷痛,这种冷痛一般通过热敷可以得到缓解,同时经血里还会夹杂有颜色较暗的血块。
体寒有瘀的女性调理的重点是暖宫驱寒,像是紫苏、生姜、红糖、羊肉等食材都是不错的选择,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份玉颜暖身羊肉煲,正适合冬季食用调理。
食疗推荐
玉颜暖身羊肉煲
功效:驱寒温阳,暖宫培元。
材料:羊肉250克(羊排或腿肉),马蹄7颗,胡萝卜1根,腐竹25克,生姜3片,大枣1颗。
做法:马蹄洗净不去皮,切块,胡萝卜洗净去皮切块;腐竹清水泡发、切段;羊肉斩块过水后,与所有材料共同入锅,小火慢炖1小时;腐竹在最后5分钟下锅,焖煮5分钟,起锅时可加香菜、盐调味即可。
用法:日常调理一周1次。体寒有瘀的女性最适用,可以一周用2~3次,常见症状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冷、精神不振、腰膝酸软、月经推迟、月经色暗、有血块、痛经、舌淡胖、边有齿印。冬季最适用。
闫主任点评:
羊肉是冬季补阳气、驱寒暖身的首选荤菜;有怕冷、手脚冰冷、“宫寒”的女士最适宜,也适用于虚寒体质的大人、小孩、老人食用。
吃羊肉时可以配合性凉质润的食材,如马蹄、胡萝卜、甘蔗等,可中和羊肉的燥热,使羊肉补而不燥。
忌用:
?体热者慎用;阴虚火旺者慎用。
女性提醒:
?孕期不宜多食;
?经期可用;
?增生、肌瘤、囊肿的女性可用。
最后,瘀血体质的女性调理时记住一个原则:经前活血化瘀,经后补益气血,这样调理的功效才能事半功倍,千万不要弄反了哦!
本文是闫玉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