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铭涵 三甲
黄铭涵 主任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脾胃科)

黄铭涵团队对功能性便秘与肠道微生态的中医理论研究

376人已读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现代医学则认为,便秘等消化道动力异常,与人体肠道微生态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衡关系密切。当肠道微生态平衡破坏,致病菌异常滋生,可产生大量有害代谢产物,进一步导致肠道动力紊乱,日久可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便秘症状。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大肠排泄糟粕的生理特点,与脾胃运化、小肠泌别清浊、肺气宣降、肾主气化、三焦通调水道等功能密切相关,其中肠道的津液代谢,直接关系到糟粕排泄的正常与否。而“大肠主津”,是大肠传导糟粕、吸收糟粕中的多余水分的过程。大肠通过“主津”的生理功能,参与了人体水液的代谢过程。

黄铭涵团队基于中医“大肠主津”理论,深入探讨了功能性便秘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相关性,认为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与“大肠主津”存在一定的理论联系。通过“大肠主津”中医理论,论述功能性便秘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对完善慢性便秘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体系,推进中医药防治慢性便秘的干预机制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论文已获CSCD核心库期刊《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网络首发,可为国家重点专科的慢性便秘“证、治”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铺垫。

pdf_link
黄铭涵
黄铭涵 主任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脾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