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你了解“早孕期出血”

准妈妈们最怕见到的恐怕就是阴道出血了。一旦孕期出血,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想必是“怎么回事,要流产了吗?”尤其是经历过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再到孕期更是小心谨慎。但是,了解了孕期出血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准妈妈们不必那样惊慌失措,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下。
先兆流产
估计孕妈妈最怕出现的就是这种情况-先兆流产,也是孕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经休息及治疗后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若阴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发展为难免流产。而复发性流产的患者病因复杂,大多存在染色体、免疫、凝血、内分泌、感染、解剖等因素,孕期出血较正常孕妇更多见,准妈妈们遇到出血的情况,应排除一些原因后分析病因,针对病因治疗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分享一个我门诊保胎治疗的病例:
W女士,38岁,患者既往不良妊娠史3次,移植未着床2次,移植前找付主任拿移植方案,移植囊胚后7天于我门诊保胎治疗。此次妊娠异常指标:MA=56.1;R=5.6;β2结构域=45.6↑;抗波性蛋白抗体31.3↑;ATG339↑,ATPO220↑,ATM105↑;Th1/Th2=14.9↑;HCY=13.72↑;NK毒性:效靶比50:1杀伤细胞28%↑,效靶比25:1杀伤细胞33%↑。患者妊娠40天开始阴道少量间断流血,孕48天时阴道流血突然增多,似月经量,伴血块,彩超检查提示胚胎胎心胎芽发育正常,符合孕周,SCH:1.7cm*0.6cm,妇科检查:宫颈口闭合,未见胚胎组织堵塞,宫颈口可见有少许血迹,诊断:1、宫内早孕,先兆流产;2、RSA3次,RIF2次;3、APS;4、免疫异常;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根据患者相关检查结果,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治疗后病情平稳,保胎成功。患者于2021年10月足月分娩一健康男宝。
宫颈炎、宫颈息肉、阴道炎
怀孕后在激素的作用下,宫颈黏膜上的血管会扩张,宫颈变得很脆弱,这时如果患有一些妇科疾病也会引起孕期阴道流血,比如宫颈炎、宫颈息肉、阴道炎等。宫颈炎、宫颈息肉、阴道炎等导致的出血一般不多呈血丝样。也有比较少见的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等罕见情况引起的孕期出血,所以准妈妈们做好孕前宫颈排癌筛查。
宫外孕
宫外孕的出血量比点滴状稍多,比月经量稍少,颜色暗红,可能伴有下腹部一侧疼痛的症状。宫外孕一旦破裂,可能引发腹腔内的大出血,随时会危及性命。所以,如果有停经一段时间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情况,一定要尽快去看医生。
葡萄胎
80%以上的葡萄胎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 量多少不定,有时会伴有葡萄样水泡组织自行排出,排出前和排出时会伴有大量流血,如果B超下的影像是雪花状回声,子宫异常增大(大于停经月份))和早于正常妊娠出现的呕吐要考虑葡萄胎可能。
生化妊娠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血或尿的生化指标检测到怀孕了,但是超声检查宫腔内外均未见到孕囊,血HCG值即开始下降,月经周期推迟约1周左右,阴道开始出血,较经量稍多或与经量相当称为生化妊娠。
痔疮出血
孕妇妊娠后由于孕激素、松弛素大大增加,孕激素等妊娠激素可使盆腔血管、直肠血管扩张,血流增多,日益增大的子宫使腹腔压力增加并压迫下腹部静脉,影响痔静脉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或者使原有的痔疮加重。据统计80%的孕妇会患有肛门疾病。所以,准妈妈们孕期应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肛周清洁等。
尿路感染
还有一种孕期出血的情况是尿路感染,一般在上完厕所发现纸上有血。这个时候准妈妈一定要镇定下来想一想,有没有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情况,是不是尿路感染从尿道口出的血,尿路感染还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正常出血
在孕早期如果有点滴状的少量阴道流血,出血时间发生在排卵后的6-12天,很可能是受精卵着床引起的出血,这种情况的出血量一般比较少,若不伴有腹痛等其他症状,一般不要太担心。
参考文献:
1、第9版妇产科学
2、付锦华生殖免疫之家
本文是付锦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