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许红生
许红生 副主任医师
国家康复医院 骨科

环形外固定架的针道如何护理?如何预防针道感染?

441人已读

很多病友对环形外架(包括常用的Ilizaov外架和Taylor架)治疗肢体骨折及畸形有担忧和恐惧感,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与通常治疗骨折和肢体畸形常使用的钢板及螺钉不同,环形外固定架主要有环(半环和全环)、克氏针、螺纹针、针固定夹、多向关节、单向关节等组合构成。

我们科室擅长使用环形架治疗肢体先后天畸形和肢体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手术治疗大量使用环形外架,具有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首先环形外架是治疗四肢常见骨折、内固定不能治疗的骨折(软组织缺损、伤口污染重、骨质外露等)、骨髓炎导致骨缺损、四肢内外翻畸形、手足畸形的可靠治疗方法。医生应熟练掌握外固定架的构型、组配、与肢体的适配,外固定架的力学、工作和治疗原理才能胸有成竹,敢于并善于应用,掌握好外架的安装方法,熟悉外架构型,合理应用安装克氏针及螺纹针,既要避开重要神经及血管,又要保证外架的生物学和力学稳定性,可减少针道感染及松动,避免或减少针道相关的并发症。

环形外架治疗肢体骨折及畸形,肢体外固定术后,因天然屏障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针道感染成为常见外固定术后并发症,并会导致固定松动、骨髓炎与固定失败。表现为针道周围渗出、浅表感染,可口服抗生素治疗,延误治疗可导致深部骨质感染,严重者导致局灶性骨髓炎,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患者满意度降低。

感染的预防

必需掌握外骨定架构型和使用方法,术后正确护理。包括生理盐水软化痂皮,外用酒精、聚维酮碘与洗必泰,对于软组织较厚部位,无菌干纱布适度加压覆盖针道等,定期换药。定期紧固外固定架,防止针与环结合部位松动。

那导致针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有那些呢?导致针道感染的原因较复杂。

术中

1、穿针时针尖不够锋利,或使用高速电钻导致骨损伤,应降低骨组织热损伤的风险,采用间歇性钻骨、酒精冷却钢针、适度调节施加到钢针上的轴向应力。

2、穿针导致针道周围的软组织损伤,造成组织卡压,应在软组织活动最小的位置穿针,松解针道周围紧张的软组织。

3、针在骨组织或软组织之间滑动,会导致组织坏死,继发感染等,可应用橄榄针减少针的滑动和克氏针拉张增加张力增加外固定架的稳定性。

3、半针植入的生物力学原则与全针不同,在其表面覆盖生物活性涂层可改善生物相容性,与骨之间形成牢固固定,应用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使螺纹针与骨之间形成优化的生物性结合。

术后

1、外架缺乏稳定性,包括环较少、穿针较少。固定针的螺栓松动,会导致针与骨组织界面固定减弱,出现局部不稳定,继发松动和组织渗出、感染。

2、环形外架应用复杂,术后需不断调整外固定架构型,调整过程中针道方向发生改变,会导致针与周围组织摩擦或挤压,出现组织坏死,继发感染。

3、针道周围脂肪、肌肉软组织较厚,导致软组织与针道之间滑动,导致组织坏死,继发感染。

4、针道污染,注意避免手部直接接触针道。

针道感染诊断

感染通常首先累及针道周围软组织,当向深部蔓延时会累及骨质。临床诊断针道感染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很大程度上基于临床经验,可靠性较低,早期诊断更缺乏共识。

软组织或骨感染的诊断取决于组织标本培养,当前诊断针道感染仍侧重于临床经验,诊断可靠性较低,明确软组织感染与骨感染十分重要,针道周围红肿合并渗出是针道感染的依据。针道感染行局部彻底清创,静脉使用抗生素去除外固定针等。

许红生
许红生 副主任医师
国家康复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