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篇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是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1888年法国医生Etienne Fallot详细描述了该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故而得名。
【临床表现】
1.青紫 为主要表现,其程度和出现的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多见于毛细血管丰富的浅表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球结合膜等。因血氧含量下降,活动耐力差,稍一活动如啼哭、情绪激动、体力劳动、寒冷等,即可出现气急及青紫加重。
2.蹲踞 患儿多有蹲踞症状,每于行走、游戏时,常主动下蹲片刻。蹲踞时下肢屈曲,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下肢动脉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量减少,从而缺氧症状暂时得以缓解。不会行走的小婴儿,常喜欢大人抱起,双下肢屈曲。
3.杵状指(趾) 患儿长期缺氧,致指、趾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局部软组织和骨组织也增生肥大,指(趾)端膨大如鼓槌状。
4.阵发性缺氧发作 多见于婴儿,发作诱为吃奶、哭闹、情绪激动、贫血、感染等。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甚至死亡。其原因为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部痉挛,导致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年长儿常诉头痛、头昏。
5.体格检查 患儿生长发育一般均较迟缓,智能发育亦可稍落后。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第2、3、4助间可闻及Ⅱ~Ⅲ级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为肺动脉狭窄所致,一般无收缩期震颤。P2减弱。狭窄极严重者或在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杂音可减弱或消失。有时可听到侧支循环的连续性杂音。发绀持续6个月以上,出现柱状指(趾)。
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血栓、脑脓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周围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增高,红细胞可达(5.0~8.0)×1012/L,血红蛋白(170~200)g/L,红细胞比容也增高,为(53~80)vol%。血小板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X线检查 心脏大小一般正常或稍增大,典型者心影呈“靴状”,即心尖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上纵隔增宽,肺门血管影缩小,两侧肺纹理减少,透亮度增加,年长儿可因侧支循环形成,肺野呈网状纹理,25%的患儿可见到右位主动脉弓阴影。
3.心电图 典型病例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可见右心房肥大,狭窄严重出现心肌劳损。
4.超声心动图 显示主动脉内径增宽,骑跨于室间隔之上,室间隔中断,可判断主动脉骑跨的程度;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狭窄。右心室、右心房内径增大,左心室内径缩小,右心室直接将血液注入骑跨的主动脉内。
5.心导管检查 右心室压力明显增高,可与体循环压力相等,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连续测压力见明显的压力阶差。可根据连续曲线的形态来判断狭窄的类型,心导管较容易从右心室进入主动脉或左心室,说明主动脉右跨与室间隔缺损存在。导管不易进入肺动脉,说明肺动脉狭窄较重。股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常小于89%,说明右向左分流存在。
6.心血管造影 造影剂注入右心室,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几乎同时显影,显示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位置,主动脉阴影增粗且位置偏前、稍偏右;肺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以及肺动脉分支的形态。左心室及主动脉造影了解左心室发育及冠状动脉的起源及走向。还可发现伴发的畸形,这对制订手术方案和估测预后至关重要。
【治疗】
1.内科治疗
(1)一般护理:平时应经常饮水,及时补液,防治脱水和并发症,预防感染。婴幼儿注意护理,以免阵发性缺氧发作。
(2)缺氧发作的治疗:发作轻者取胸膝位即可缓解,重者应立即吸氧,给予去氧肾上腺素每次0.05mg/kg静注,或普萘洛尔每次0.1mg/kg。必要时也可皮下注射吗啡每次(0.1~0.2)mg/kg,纠正酸中毒,给予5%碳酸氢钠(1.5~5.0)mL/kg,静注。以往有缺氧发作者,可口服普萘洛尔(1~3)mg/(kg.d)。去除缺氧发作的诱因如贫血、感染,尽量保持患儿安静,经上述处理缺氧发作仍不能有效控制者,应考虑急症外科手术修补。
2.外科治疗 近年来外科手术不断进展,根治术的死亡率不断下降。轻症可考虑于5~9岁行一期根治手术;临床症状明显者应在生后6~12个月行根治术。重症患儿也可先行姑息手术,待一般情况改善,肺血管发育好转后,再行根治手术。
本文是叶佳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