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及载药微球栓塞(dTACE)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的价值
超过50%的结直肠癌患者病程中会出现肝转移,同时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一大原因。目前认为外科切除是唯一有机会实现治愈的手段,但仅有20%不到的结直肠癌患者首次发现肝转移时适合外科切除。因此将“不可切除”转化为“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诊疗中的重点。
一、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
肝动脉灌注化疗是肿瘤介入治疗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动脉灌注高浓度化疗药物可以较静脉实现数十至数百倍的浓度提高,从而达到更强的缩瘤效果。2009年,Kemeny在《JCO》上发表了HAIC用于转化的一期临床试验结果,研究者采用动脉灌注FUDR联合静脉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的治疗方式,研究共纳入49例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2%,可手术转化率为47%。
2010年,Goere在《Ann Surg》上发表了8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联合全身5-Fu及亚叶酸钙方案的研究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纳入患者中79%一线或二线全身化疗治疗失败。研究结果显示可手术转化率为26%。这项研究证实HAIC用于一线的手术转化率(53%)明显高于一线静脉化疗失败后(19%),也说明了一线静脉化疗失败依旧可尝试动脉灌注化疗用于手术转化。
2016年,发表在《Ann Onco》上的一项单臂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OPTILIV研究)探索了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转化效果数据。66位纳入的患者中,28位作为二线治疗,36位作为三线或四线治疗。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三联方案(伊立替康、奥沙利铂、5-FU),静脉联合西妥昔单抗。纳入患者病灶很广泛(平均10个转移灶,涉及6个肝叶)。所有患者可手术转化率为30%,中位生存期为25.7个月。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二线患者有效率高达63%,对于三四线患者也有38%的有效率。
总结来讲,大量的证据显示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系统化疗有助于实现更高的有效率以及降期率,并且尽早用(如用于一线)效果更好。目前仍缺乏大型的三期临床试验,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系统化疗与单纯系统化疗。

图1.HAIC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有效率(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OS。
二、肝动脉载药微球栓塞治疗(dTACE)
肝动脉载药微球栓塞治疗指将能够缓释化疗药物的微球栓塞至肝脏肿瘤的供血血管。2015年,Izzei在《CVIR》发表了载药微球治疗多线治疗失败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II期前瞻性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研究纳入了20例2线或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发现载药微球栓塞有客观反应率可达到60%,中位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分别为4个月以及7.3个月。
在一项小型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Fiorentini在74例仅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比较了载药微球(载伊立替康)与FOLFIRI化疗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载药微球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2个月对比15个月)和无进展生存期(7个月对比4个月)。

图2.dTACE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有效率(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OS。
三、总结
目前(截止2022年初),学界认为对于全身化疗抵抗且仅有肝脏或者肝脏为主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推荐使用肝脏血管内治疗(包括NCCN以及ESMO指南)。对于全身化疗抵抗的患者,目前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疗效欠佳,因此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考虑肝脏血管内治疗控制局部肿瘤,延长患者生命。当然,我们仍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的高质量的证据来论证血管内治疗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Kwan J, Pua U. Review of Intra-Arterial Therapies for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 Cancers (Basel). 2021 Mar 18;13(6):1371. doi: 10.3390/cancers13061371.
本文是沈露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