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外科术后康复训练动作指导(四):腕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动作
腕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
慢性腕关节疼痛,是手外科门诊十分常见的主诉,其通常由非创伤以及创伤性疾病所导致。其中,腕关节三角显微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损伤是最为常见的,引起腕关节持续疼痛的病因之一,而腕关节镜微创手术,是针对腕关节疼痛,尤其是TFCC损伤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案。

由于TFCC结构深藏于腕关节腔内较小的空间里,在腕关节镜的可视范围下,根据损伤类型,可以对其进行修补甚至重塑,使其有很大机会可以痊愈,但通常在术后,需配合一定的康复治疗,以加速损伤的修复。

通常来说,在腕关节镜修复术后,需注意一下几点:
1) 患者需佩戴4周左右长臂石膏/支具固定,而后转为短臂石膏/支具固定2-4周;
2) 由于TFCC在前臂旋前位为压力最大,因此在固定时,需保持腕部在中立位或旋后位;
3) 当术后疼痛明显时,不能早期进行前臂旋转活动;
4) 术后4周内,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可适当行手指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训练;
5) 术后4周后,可适当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手腕以及前臂的活动锻炼,改善关节活动,并在非锻炼时间维持固定。
以上动作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方式进行修正。
康复原则:循序渐进,切勿心急。在康复过程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复查,经由手术医师指导,调整康复计划后,继续进行功能性练习。不可擅自增加练习时间或强度,或在非正规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微信扫码填写资料后可免费咨询
更多问题请可以扫码我们及时沟通
最后,蒋医生祝各位朋友早日康复!
本文是蒋军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