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前开始用哺光仪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 文|赵小刀
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红光治疗对于大部分孩子和家长来说,都还算是新手段。但对于一些防控理念先进的家长来说,已经坚持好几年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个案例,5年前就开始用上红光治疗,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效果怎么样。
5年前就用上红光治疗,这个家长的近视防控理念是非常先进的。原来他们家有高度近视基因,在5年前,才9岁多的孩子,双眼近视度数就已经是325度和300度了。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不使用任何近视防控手段,按平均每年增长75度来计算,5年时间到今年孩子14岁,近视度数恐怕已经发展到700度和675度,已经步入高度近视阶段了。
那么事实上呢?5年时间,这个有高度近视基因的孩子,坚持使用红光治疗,近视度数和眼轴,只增长了几乎可以忽略的一点点。
这个成绩已经非常惊人,更让人振奋的是,一个多月前,孩子又用上了雾视屏,短短35天时间里,双眼眼轴又各退了0.11mm,现在近视的度数,已经下降到300度和275度,相比5年前,各下降了25度。
这位家长说,打算近视防控到大学毕业。也感叹现在的家长比以前更幸福了,防控手段多样化,还可以叠加。
分享


不过相比这位家长,很多家长在近视防控这条路上,并没有那么顺利。
有些家长,是被大环境限制了,“公立医院没有”“有些医生反对”……
有些家长,早早被宣判了“死刑”,“只能配个眼镜”,“近视只能控制,每年长50度已经很好了”……
有些家长,跑遍了北上广杭,差点就放弃……
滑动查看

有家长把我当做近视防控“最后的稻草”,我当然不是。真正能帮到孩子的,是医学的进步和防控技术水平的进步,还有我们保持与时俱进的近视防控观念。
比如这位5年前就开始使用红光治疗的家长,就跑在了大部分家长的前面。而近视防控发展到今天,书也有了,课也有了,专家共识也有了,成功案例普遍存在了,还不知道的人,会被理解为认知不足,还在“坚定不移”地相信,近视没办法阻断的家长,也注定会错失帮助孩子的良机。
有家长说,我说的“小事情,没问题”,把他从黑洞深渊拉出来见到了阳光。其实阳光就在那,只要把心敞开去接纳,阳光就会洋洋洒洒照进来。
我是赵小刀
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本文是赵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