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安军明 三甲
安军明 主任医师
西安市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康复科

安军明主任医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经验总结

156人已读

当今社会,中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逐步年轻化,尤其是脑梗死,其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成为严重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安军明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与科研工作25年,在针刺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造诣丰厚,笔者有幸侍诊安军明主任医师,亲眼见证了多位中风后偏瘫患者在安主任的精心治疗下逐步恢复,最终得以回归正常生活的案例。故现特将安军明主任医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提炼,以供大家学习参考,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腹背交替,前后同调

绝大部分针灸医师为中风病患者行针刺治疗时多取仰卧位,但安军明主任医师在治疗这类患者时常嘱患者前后交替进行治疗,一日取仰卧位针腹部腧穴,一日取俯卧位针背部腧穴,究其原因,笔者将其总结为四点。其一,人体一切生理功能的正常开展无不以阴阳之间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状态为基础,而在阴阳五行学说中,人体的腹部属阴,背部属阳,取腹部与背部交替针刺的治疗策略,可更好地调整患者阴阳失衡的机体状态,有利于整体的康复。其二,安主任在针腹部时主要取中脘、天枢、关元等穴位,这些穴位具有升清降浊,调整一身气机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诸多患者缓解腹胀、便秘等不适,还可调理患者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的化生;背部则主要选取背俞穴进行治疗,背俞穴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具有沟通、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针背俞穴可有效调整脏腑功能,促进受损脏腑的恢复,此外,背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而膀胱经循行“从巅入络脑”,与脑的功能密切相关,故针刺背俞穴还可对脑功能进行调节,以治疗中风病。其三,中风病患者往往治疗周期较长,而长时间对相同的穴位进行反复刺激容易导致穴位敏感性下降,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前后穴位交替进行针刺则可有效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最后,俯卧位的姿势其实对大多数偏瘫患者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患者常因肢体活动不利、关节活动受限、肌张力高等原因较难俯卧,但其实仰卧与俯卧姿势的交替变换自身也是对患者的一种康复锻炼,从趴不下,到趴下只能坚持一会儿,再到可以轻松趴下,这一过程让患侧的肌肉、关节及运动协调性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促进了肢体功能的恢复。

图片1.png

图片2.png

二.善用百会穴

自古历代医家有言:病在脑,首选督脉。百会穴位于人体之巅,属督脉,是十二正经中手足三阳的交会穴,汇聚一身之阳气,通调全身,具有补肾固脱、醒脑开窍、平衡阴阳的作用,对中风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安军明主任医师在治疗时深谙此理,每每治疗此病时必会选用此穴,与其他诸穴配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证实对中风后偏瘫、认知功能障碍、抑郁、言语功能障碍、失眠、便秘、尿失禁等症状均有显著的疗效。

图片3.png

三.方氏头针与体针结合

方氏头针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方云鹏教授将祖国医学的针灸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发明的一种新型针灸疗法,对脑源性疾病有着突出的疗效。作为方氏头针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安军明主任医师在治疗中风病时便充分发挥了方氏头针的优势,根据患者的病情,如偏瘫、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情感障碍、平衡与协调功能障碍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选穴方案,与体针相配合,从而实现治疗效果的全面化与最大化。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四.针药结合,辨证施治

中风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其肢体的偏瘫症状常分为“痉挛性瘫痪”和“迟缓性瘫痪”,即“硬瘫”和“软瘫”,故治疗亦需刚柔并济,辨证施治。为此,除针刺治疗外,安军明主任医师常为患者配以中药服用,针药结合以内外兼治, 互补其短。在临床中,安军明主任医师根据患者主证情况常以补阳还五汤或地黄饮子作底方,再结合兼症予加减化裁,主次兼顾。补阳还五汤系清代医家王清任以气虚血瘀立论创立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典名方,全方以大量补气药配伍活血药为特点,使补而不塞,活血不伤正,达到补气养血,祛瘀通络的目的,对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或虚弱的患者常有显著的疗效。而对于部分舌强不能言语伴下肢萎软无力的患者,则常以地黄饮子加减化裁,此方既可滋肾阴,又可温肾阳,还可化痰开窍,有着水火相济,阴阳互生,上下并治之功。安军明主任医师辨证选用以上两方,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 促进患者康复, 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图片6.png

五. 巧调情志,身心共治

由于中风病患者病程较长,且症状多较重,对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诸多的影响,导致不少患者都或轻或重地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但针灸疗效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医者的技艺,同样重要的是还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如果患者情绪低沉,态度消极,必然会大大影响针灸效果。安军明主任医师意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在治疗时常常会同患者亲切交流,沟通开导,在谈笑间既为患者扎好了针,也疏导了患者的情绪,使患者身心都得到了疗愈。在治疗室我们也常常可以听到,病友们在交谈间常提及安主任乐观的性格和亲切的态度对他们治疗信心的建立帮助很大,虽然扎针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但安主任这种积极情绪传递给患者的战胜疾病的信念却是持久的。

图片7.png

中风病作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高发病,对众多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一旦发病,其高致残率更是让众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安军明主任医师认为,中风病的治疗应当充分发挥针灸的优势,配合中药及部分现代康复手段,逐步让患者受损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与恢复,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

稿件来源:针灸推拿康复科 赵镇涛

稿件审核:针灸推拿康复科 安军明

安军明
安军明 主任医师
西安市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