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敏 三甲
徐敏 主任医师
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他的颈动脉斑块缩小了

2822人已读

颈动脉斑块到底能不能缩小甚至消失?这次跟大家分享一个我门诊的病例。闫先生因为头晕1年半前来就诊,在此之前服用过多种西药,高脂血症暂时控制了,但头晕始终未能好转,而且每日为颈动脉上纹丝不动的斑块忧心忡忡。我对他的诊断为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中医辩证为气虚血瘀型。通过一段时间的中药治疗后,不但解决了头晕的问题,而且斑块也缩小了(每次颈动脉彩超均在当地同一家医院同一名医师检查)。

就诊过程

患者:闫先生。 年龄:49岁。

初诊:2021年6月20日

“医生,我头晕1年半了!血压控制得很好了,去年10月份还做了动脉瘤栓塞术,但是术后仍然头晕,最近20天头晕的症状全天都有。”闫先生焦急地对我说。

闫先生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一直服用降压药控制,饮酒史30余年。2020年元旦前晚去和好友打牌,打牌结束后,起身时突然感觉头晕厉害,几乎无法掌握平衡,急忙前往当地医院检查。脑部CT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血压为170/120 mmHg。医生让闫先生回家休息即可。但是,闫先生回去后血压很快控制到正常范围,但仅仅过了10多天,头晕、失衡感的症状就再次复发,遂前往医院又做了脑部MRI和CTA,检查结果显示脑部有缺血灶和交通动脉瘤,医生让手术治疗,由于害怕当时并未手术。

闫先生每天下午4点左右头晕难受,运动时加剧,有失衡感,伴大汗和乏力,一两个小时后症状能自行缓解。于是决定手术治疗,2020年10月份做了动脉瘤栓塞术,但头晕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变为持续。整天头发沉、不清亮,身体乏力沉重,困倦,频频打哈欠。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介绍说中西医结合可以治疗头晕,于是闫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我。

目前服药:阿司匹林、匹伐他汀、倍他乐克。

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体征。

部分辅助检查:

2021年6月15日,核磁显示脑内双侧额颞叶皮层下有少许缺血灶。

2021年6月16日,彩超颈部动脉显示左侧有5.1×1.5mm 的强回声斑块;血生化结果显示血糖6.7 mmol/L稍高,低密度脂蛋白3.16mmol/L。

诊断:腔隙性脑梗死、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前期。

中医辩证:气虚血瘀。

处方:生黄芪20g,法半夏12g,人参10g,白术12g,羌活10g,防风10g,陈皮10g,茯苓15g,白芍10g,柴胡8g,黄连3g,泽泻10g,葛根15g,红景天15g,益智仁15g,仙灵脾8g,仙鹤草20g,巴戟天10g,西红花0.5g,炙甘草10g




同时叮嘱服药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应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不建议服用海鲜、猪肉和糯米类粘性食物。

3.服药过程中忌乱用他药,忌擅自停药。

4.忌与茶水同时服用,以免降低或消除药效。

5.避免吸烟、饮酒。

6.少数患者服药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瞑眩反应,比如头晕可能一过性加重,这是服药后的正常反应,出现的话不要慌,及时联系医生。

二诊:2021年7月18日

症状概述:回去吃了一周的中药头晕的症状就明显好转30%。服药第10天时出现瞑眩反应,37.8 ℃,持续了1天,之后精神反而好了很多。现在的情况是头晕已不持续,主要是感觉头沉发闷,仍感觉记忆力减退。目前已戒酒两日。舌色较前红润,舌苔薄白,已经不腻,脉转沉细。效不更方。

三诊:2022年11月11日

症状概述:目前头晕和走路不平衡感的症状十去其七,已经很轻微,精神力气均与正常人没有太大差别,每天下午5~8点仍有头沉的感觉,心里有点烦躁,晚8点以后基本上没有症状了。原方加肉苁蓉补肾益脑。

四诊:2021年1月17日

症状概述:目前已停药一周,头晕、头沉的症状已经很少出现了,无走路不平衡感,但是每周只有1~2天出现头沉、肩颈僵硬、上午困倦的现象,偶尔心情烦躁。已戒酒6个月。

2021年12月30日,彩超颈部动脉显示左侧有6×1.7mm的强回声斑块。低密度脂蛋白2.53 mmol/L


五诊:2022年3月6日

每周有1~2天的时间有头晕沉的感觉,非常轻微,仍有乏力、打哈欠的现象。

调整用药,并叮嘱他回去后用红豆带热敷后颈部和整个后背部,然后拔罐,每日1次,持续一周。

六诊:2022年4月27日

“主任,目前自我感觉恢复了八九成了,已经连续十多天没有头晕了,白天也不困了,身体也不乏力了,偶尔有轻微的头沉、烦燥感,总体感觉和正常人差别不大了。4月23日我去做生化全套和颈部超声,结果,超声因为计算机故障打印不出来,大夫让我拍了照片,结论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原来左颈动脉的斑块是6×1.7,现在缩小至1.0,大夫说不能称其为斑块了。我听了很高兴,也没再要求对方换台机器做一遍。” 嘱其补做颈部动脉彩超示为3.9×1.1mm的回声;低密度脂蛋白2.16mmol/L。

目前闫先生的情况已经很好了,叮嘱他吃完就可以停中药,继续口服西药了。

按:闫先生的头晕不是真性眩晕,而是头昏,有不平衡感,感觉眼前浑浊不清,眼部发胀。血压不稳定。大便不成形,小便正常。舌色暗,舌苔薄腻,脉芤。分析:头晕、困倦乏力、频繁哈欠、记忆力减退、虚烦均为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同时也是气虚的症状,主要是脾肾气虚;脾气虚是关键,造成清气不能上承濡养清窍的同时,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也下降,所以闫先生虽然吃的不多,但血脂和血糖都偏高,动脉也较早地发生了斑块等硬化的表现,长期脑血管末梢即微循环供血不够形成了MRI上看到的缺血病灶。舌色暗为血瘀,反应了微循环障碍,脉芤是指轻按有力而重按空虚的状态,在气血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卫气奋起鼓舞,也是机体代偿能力的体现,痰随气升,可表现为头晕加重的同时血压不稳、压差大。综合上述的症状、体征、化验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发病机制的整个链条已经十分清晰,综合判断为气虚血瘀,浊阴蒙神,清气不升。治疗原则为益气活血、化浊升清。中医的观点,血脂亦属于痰浊,此患者中药治疗前服用匹伐他汀的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3.16 mmol/L,加用益气化浊的中药治疗后,降到了2.16 mmol/L。

我的观点是,脑血管病是多因素的结果,治疗必须高度个体化,防治措施也必须全面。西医诊断必须明确,按照西医的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疗效不佳的再配合中医药。另外,习惯上除了制定用药方案之外,对患者的饮食、起居、甚至运动均要做详细的了解和建议。

很多人不相信中药可以消除斑块,虽然中药治疗的目的不是消除斑块,只要辩证准确,斑块也就跟着消除了。我的恩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高利教授都有成功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或消除的案例,从这些成功病例所用的方子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共同的经验第一是遵循益气、活血、升清降浊的法则,第二是疗程都在10个月以上,需要医生的耐心和患者的良好依从性。

徐敏
徐敏 主任医师
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