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须知晓的有关幽门螺杆菌的事实
文章来源于《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科普版,2021年)》
场景1:我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会传染给我的家人吗?
答: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传播的致病菌。
场景2:我和家人一起吃饭,给小孩喂东西吃,也会传播幽门螺杆菌吗?国家倡导的公筷制,分餐制有助于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播吗?
答:幽门螺杆菌通过经口途径传播,家庭内传播是其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符合病从口入规律的一种疾病。有很多研究提示,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和水源途径传播。如果卫生条件差,在我们喝的水或牛奶吃的食物里,都有可能隐藏有幽门螺杆菌。目前国家倡导的公筷,公勺,分餐,有助于防止幽门螺杆菌在内的多种疾病的传播。
场景3:我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已经根除治疗过,为何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感染了?
答: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成员始终是潜在的传染源,具有持续传播的可能性。
场景4:我爱人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会传染给家里的小孩吗?
答:大多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成年后也会感染。家庭内传播是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主要途径,主要由父母尤其是母亲传播。家庭成员之间常见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途径包括共用餐具,共享一盘食物,咀嚼食物喂食,亲吻,不良的卫生习惯(包括吸吮手指,饭前便后忘了洗手等)。
场景5:家里有人幽门螺杆菌阳性,但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不适,胃镜检查也提示,慢性胃炎也需要根除治疗吗?
答:对家庭中所有的成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应考虑给予根除治疗。
事实上,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存在胃黏膜的炎症,只是严重程度不同,或者感染的时间短,尚未表现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认为其是一种“无害菌”,或认为无症状就不需要治疗。1994年世界卫生组组织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1类的致癌物!和乙肝病毒,乳头瘤状病毒,亚硝胺等恶性肿瘤的“罪魁祸首”同列。
场景6: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致病似乎偏爱成人,对家里的小孩也会造成影响吗?
答:家庭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场景7,如果家里的小孩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症状和不适也。一定要根除吗?
答:对家庭中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要根据风险获益评估和相关疾病状态进行管理。
儿童有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还需要考虑抗生素等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对儿童开展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需要慎重,我国的儿科专家建议,对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患儿的一级亲属,如患儿的父母及亲兄弟姐妹中有胃癌病史的,以及对有可疑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儿,也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
目前还没有必要对家庭中所有的儿童开展幽门螺杆菌普查无症状,儿童一般不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对家庭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权衡利弊。
本文是聂锦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