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科普之六 睾丸恶性肿瘤(二)
睾丸肿瘤是15-35岁的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的1%。睾丸肿瘤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检、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β亚基(β-HCG)和乳酸脱氢酶(LDH)。影像学检查包括胸、腹、盆腔CT,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MRI和PET/CT。睾丸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根治性经腹股沟睾丸切除术,可以获得病理分型的结果。超过80%的病例的基因分析存在12p等臂染色体现象。
精原细胞瘤
I期精原细胞瘤的总生存率几乎可以达到100%。I期患者术后有三种选择,方案包括主动监测(复发率15%),腹膜后淋巴结区放疗或卡铂化疗(复发率5%)。相似地,II期精原细胞癌5年总生存率为97%,术后IIA或IIB期需接受放疗,复发率约10%左右;IIC期术后接受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复发率可以达到<5%。III期精原细胞瘤的5年总生存率可以到大约85%,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非精原细胞瘤
I期非精原细胞瘤5年总生存率约99%。主要治疗选择为主动监测(复发率30%)、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复发率10%)和高危患者的辅助化疗(复发率1%)。对于II期非精原细胞瘤,5年总生存率约98%。IIA期 经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单独治疗或联合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复发率在5%以下,IIB或IIC期以化疗为主,复发率在5%。III期也以化疗为主。
转移性生殖细胞瘤的患者基于解剖播散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被分为预后好、预后中等及预后差三组。预后好组(占60%)总生存率约86%。这些患者为睾丸或腹膜后原发肿瘤,无内脏转移(除肺转移外),且肿瘤标志物水平低(AFP<1000, β-HCG<5000, LDH<1.5倍正常上限)。预后中等组(占26%)总生存率约80%。这组患者以睾丸或腹膜后原发肿瘤为表现,无内脏转移(除肺转移外),AFP水平在1000到10000,或β-HCG在5000到50000,或LDH为1.5到10倍正常上限。预后差组(占14%)总生存率在50%左右。这组患者纵隔中出现原发肿瘤或存在非肺的内脏转移,或存在高肿瘤标志物水平(AFP>10000, β-HCG>50000, LDH>10倍正常上限)。
参考文献:
[1].Tepper, J.E., Gunderson and Tepper‘s Clinical Radiation Oncology. Fifth Edition. 2019: Elsevier.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