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尿问题,泌尿外科小检查,大作用!带你了解尿流率

大家可能对尿流率这个名词比较陌生,它是泌尿系常见的一个医学术语。这是一个操作极为简单,病人完全无痛苦,价格实惠,但却被尿控医师极为重视的一个检查。对某些患者来说,此检查的意义甚至超过了前列腺彩超,因为很多彩超显示前列腺增大的不明显,然而尿流率却已提示重度梗阻!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先看一下尿流率检测仪器:

是不是很方便简单?就像在自己家的马桶上完成一次小便一样

二.什么是尿流率检测?
尿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尿道排出的尿量,单位为mL/s。临床上常用的参数有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是指尿流率最大测定值,尿量为150-400mL,最大尿流率是尿流率测定中最有意义的参数,可以初步诊断膀胱出口梗阻。平均尿流率是指尿量除以尿流时间的商,单位为mL/s。


简单的说尿流率就是排尿的速度,以ml/s表示。尿流率检测主要是针对有膀胱残余尿量增多、尿流中断、夜尿增多、尿失禁等相关症状的病人做的检查。
三.尿流率检查的作用
尿流率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
临床上通常应用尿流计记录排尿过程中每秒钟的尿流量并绘成曲线,以了解下尿路有无梗阻。
根据尿流率曲线推算出各尿流率参数,包括最大尿流率、尿流时间、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间、2秒钟尿流率及总尿量等。

这些都是专业名词,大家可能听着也不太理解,上述项目中大家记着最大尿流率即可,在尿量达200ml以上时,正常男性的最大尿流率为>20~25ml/s,女性为25~30ml/s。

一般认为,最大尿流率在每秒25毫升以上者可排除梗阻;在每秒10毫升以下者提示梗阻存在;两者之间为可疑梗阻。
1.病理性降低
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时其最大尿流率常≤10毫升/秒,尿流率越低则可能梗阻越严重。
①压迫型尿流曲线;曲线前1/3正常,而最大尿流率下降,尿流曲线后半部延长 ,见于前列腺增生等导致的梗阻

②狭窄型尿流曲线;为硬性梗阻,见于尿道狭窄、尿道前列腺部结石等导致的梗阻

③逼尿肌无力尿流曲线;达到最大尿流率的时间变化很大,而最大尿流率在尿流后半段出现

④腹部用力引起的不规则尿流曲线通过收缩膈肌和腹肌来增加尿流,过度用力导致尿流不规则,常由梗阻或逼尿肌无力引起。特点: 1、多个间断波形;2、中间停顿;3、间断期膀胱压力可降到基线;4、排尿时间延长。

⑤神经系统疾患导致的不规则尿流曲线;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逼尿肌-外括约肌不协调和逼尿肌无规律的收缩可以在尿流率上表现为不规则尿流曲线

⑥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规则尿流曲线:由于排尿时挤捏包皮,使尿流率反复发生骤变。
线

2.病理性升高
高流率曲线,最大尿流率高于正常,排尿时间短,表现为正常尿流曲线放大,Qmax异常高,常见于逼尿肌过度活动。

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的尿流曲线
该曲线特征与正常尿流曲线类似,Qmax异常高
尿流率检查是一种无创和相对便宜的检测项目。对于多数怀疑有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者是一项首选必不可少的检查。
四.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尿流率检测
尿流率测定是尿动力学检查中最简单、无损伤的检查方法,能客观的反映排尿过程,反映排尿期膀胱、膀胱颈、尿道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尿流率测定通常的适应征为:①适用于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及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初步诊断;②下尿路多功能检查时与膀胱测压,尿道括约肌电流测定同步进行,鉴别下尿路梗阻是功能性还是机械性;③作为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的评价指标,如在尿失禁、前列腺切除等手术前后进行尿流率检测,可以比较尿流率的改善程度,为疗效判提供客观指标;明确排尿障碍是神经源性还是膀胱流出道梗阻引起;④测定尿道阻力和排尿效果,以评估药物对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⑤对于有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男性,通过尿流率及B超对前列腺大小及残余尿测定,就可以基本明确诊断。只有小部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压力-流率同步检测。
五.检测过程
许多朋友可能会试想尿流率检查过程是什么样的,疼不疼?是不是自行排尿?会不会在尿道插入器具?
尿流率检查不需要插尿管,尿流率的检测,是需要用一个检测的设备,然后计算小便单位时间的流速。
尿流率测定环境应隐蔽和安静,避免外界干扰;尽可能达到自然排尿状态;检测应采取患者平时习惯的排尿体位,男性尽可能用站立位,女性用座位,并嘱患者排尿时尽可能使尿流冲击集尿器内的一点;启动尿流率检测程序后,医护人员应离开患者,使其独自完成排尿过程;尿流率测定重复三次为宜。一般尿量在150~400ml时,最大尿流率较稳定。
“尿流率”即排尿的速率,通过尿流率的检查,可以确定排尿的梗阻程度,是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指征之一。

六.检测结果分析

尿流率参数示意图
1.尿量:
当患者有急迫排尿感时排尿,尿量可反映膀胱容积(部分患者需将残余尿量计算在内),膀胱容积低多见于间质性膀胱炎、膀胱挛缩等疾病,或妊娠状态等正常人。目前也有研究表明,长期抽烟、嗜酒等不良嗜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膀胱容积下降,从而出现尿频。
2.最大尿流率(Qmax):所检测的尿流率最大值
Qmax<15ml/s考虑可疑下尿路梗阻,
Qmax<10ml/s提示存在下尿路梗阻。
Qmax降低多见于尿道狭窄、膀胱出口梗阻、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3.平均尿流率:
尿量除以排尿时间计算得出,尿流不间断时计算才有意义。
4.排尿时间:
实际排尿时间,正常在40s以内。
5.最大尿流率时间:
开始排尿到达到最大尿流率所用时间,无论正常或尿道梗阻患者,该时间基本为排尿时间的1/3以内。
6.相对排尿阻力(RVR):
为排尿时间除以Qmax,数值越高表明下尿路梗阻越重,50岁以上男性应≤2.2为正常水平。
七.注意事项
1、首先是排尿体位,和平时差不多就行,男性通常为立位,女性为坐位或蹲位。
2、排尿量在150~400ml时测得结果较可靠,故检查前,受检者只需适量饮水即可。
3、检查要在安静、隐蔽的环境中进行,一般检测开始后,医护人员回避。
4、如尿流率测定结果异常,应询问患者此次排尿是否与平时排尿相同,必要时需进行完整尿流动力学检测或其它检查。
5、采用转盘式尿流率计,尿线落点应尽量集中在容器侧壁。称重式尿流率计则应在每次检测完成后倒掉集尿杯内液体。
6、尿流率曲线持续时间小于2秒正负方向的变化应为赝像,需要人为校正,方法是以平均跨度超过2s的光滑曲线加以校正。
7、建议排尿后通过即刻导尿或B超进行残余尿测定,有助于评估膀胱排空功能。


本文是陈善闻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