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锻炼计划
1、踝泵练习:(麻醉消退后开始练习)病人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位置时保持10秒,然后脚尖缓缓朝下,至最大位置时保持10秒,然后放松,这样一组动作完成。稍休息后可再次进行下一组动作。每天累计总量300-500次。很重要!促进肿胀消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4-6周腿部消肿后可停止练习。
2、直抬腿练习:(麻醉消退后开始练习)直抬腿练习是克服腿的重量练习,强度很小,是以耐力练习为主,要重复比较多的次数才有效果,每次抬起坚持60秒,抬起放下30次算一组,两组之间休息30秒,4组或者6组分次练习。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力量增长不觉得很吃力了,就可以找个沙袋绑在脚腕上练习,来增加练习的强度。
前侧直抬腿练习:仰卧平躺在床上,先用最大力量把腿伸直,之后抬起腿,大概抬到脚后跟离床面30厘米左右的高度。
内侧直抬腿练习:(以左腿为例)先向左边侧身躺好,右腿弯起来,把右脚踩在左腿腘窝(就是膝关节后面的窝)后面的床上,帮助支撑和保持身体的稳定。之后伸直左腿,向上(也就是向右)抬起来,到踝关节离开床面10厘米的左右。
外侧直抬腿:(以左腿为例)向右边侧躺好,右腿弯起来平放在床面上,帮助稳定身体。之后伸直左腿,向上(就是向右)抬起来,让两腿分开,大概到两腿分开约有两三脚的距离。
后侧直抬腿练习:趴在床上,伸直腿之后向后抬起腿来,到脚尖离开床面5-10厘米的位置。
3、完全负重(踩地行走): 术后第七周开始逐渐负重、脱拐行走。要求佩戴好支具,将支具固定于完全伸直位。术后7-8周每天行走不超过30分钟,8周后根据膝关节消肿程度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时间。
4、伸膝练习:坐着或者是仰卧平躺在床上。踝关节和脚垫高,让小腿和膝关节的下面完全空出,完全放松肌肉,靠腿的重量自然下垂达到完全伸直。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膝关节前方加上重物,来增大练习的强度。应该是重量加上之后,患膝还敢于放松。整个练习是30分钟,前面5-10分钟应该没有明显的疼痛,肌肉和关节敢于放松,中间的10分钟开始感到疼痛并且逐渐增加,持续到最后的10分钟,基本达到极限,需要坚持才能挺住。这样的强度和量就比较合适了。每天锻炼3次,要求2周内做手术的患肢伸直程度达到跟对侧腿一样,超过2周后锻炼难度逐渐增加。
5、屈膝练习:术后三天后即开始练习,每天进行1-2次屈膝练习,争取2个月后屈膝角度与健侧肢体基本相同。锻炼时避免反复屈伸,容易导致关节肿胀,进而增加后续锻炼难度。要点为屈膝到要求的角度后,尽量维持、巩固角度!
① 膝关节角度的计算:大腿的延长线与小腿的夹角。
② 屈膝流程:解除支具→屈膝→维持15-20分钟→冰敷→佩戴支具
③ 屈膝方法:90°内坐位垂腿,90-105°坐位顶墙,100°以上坐位抱腿。
屈膝角度要求:0-4(周)练习 90 度;5-6(周)练习 120 度;7-8(周)达到正常。
6.支具佩戴要求:除了康复锻炼时可以将支具取掉,其他时间均要求佩戴支具,包括睡觉的时候。0-6周内支具0度伸直位固定,7周可将支具调整至0-30度活动。
7. 冰敷:屈膝练习完成必须冰敷20分钟, 其他时间再冰敷1-2次,术后2月后,膝关节无明显肿胀,可无需再行冰敷。
自制冰袋方法:塑料袋内装入水,再放入冰块后使用。或药店内买多个医用冰袋同时使用。
8.锻炼姿势附图:

注意事项:
一. 必须通读此计划全文并理解后才可开始康复训练。
二. 训练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有:心脑血管意外、周围组织损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异位骨化、功能改善不满意等。
三. 训练中出现疼痛为正常现象,若训练结束后半小时疼痛缓解,则不会造成明显损伤。
四. 关节的肿胀、发热为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冰敷缓解。若肿胀、发热持续严重且关节角度长期无进展,则应减少活动及训练量,及时复诊。
五. 因手术情况各不相同,康复计划仅作为方向和方法性指导,最终意见以手术医师为准。
六. 康复原则:循序渐进,切勿心急。在康复过程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复查,经由手术医师指导,调整康复计划后,继续进行功能性练习。不可擅自增加练习时间或强度,或在非正规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七.如果膝关节的屈伸角度都需要练习,就要注意练习的安排。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来说伸直的练习应该和屈曲练习间隔尽可能长的时间,比如一个上午练习,另一个就下午再练习。这样才能避免相互影响,抵消练习的效果,同时因为刺激过多增加关节的炎症和肿痛。
八.术后康复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尤其是伸膝和屈膝锻炼,如果慢于康复锻炼计划,由于关节腔内粘连严重,会出现后续锻炼难度增加,疼痛进一步增加。所以,按照康复锻炼计划进行是最容易、痛苦最小的恢复方式。
九.伤口每3天换药一次,手术2周后拆线,如伤口有问题,及时医院复查。
本文是葛兆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