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膏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
——中药“膏方”巧治风湿病
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是指影响骨骼、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风湿病包含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炎性肌病、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等、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瑞特综合症等、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上百种以上的以累及骨、关节等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总称。还包括颈肩腰腿疼,主要影响身体的关节、肌肉、结缔组织,可能是免疫系统损伤造成。



中医认为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脉引起的。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中有许多种草药用于治疗风湿病,现代医学对上述各种疾病分别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安徽省中医院万磊主任认为冬三月“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顺时制宜,根据风湿病患者特点辨证论治,针对脾胃虚弱、湿浊内生,气血不足、营卫失调,痰瘀互结、脉络阻滞等病机特点,施用中药膏方扶正补虚祛邪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膏方药味虽多,但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根据风湿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类型,患者体质以及主要兼症相结合,全面考虑,立法处方,只有兼顾各个方面病理变化,调畅气血,调和阴阳,才能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旺盛。通常一料膏方用药30多味,可选择1~2首经方或验方为君,1~3方为臣,1~2方为佐,1方或数味药为使。这样,一料膏方看似庞杂,无规律可寻,实际上法度井然,层次分明,从而使药味众多的膏方成为有制之师。


膏方辅料常见的有糖类,如冰糖、白砂糖、饴糖、蜂蜜等,亦有胶类,如阿胶、鹿角胶、龟胶、鳖甲胶、霞天胶等。辅料的选用须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需要与平素饮食习惯辨证选用,一般膏方用蜂蜜收膏,如为糖尿病者改为木糖醇,或参入适量蜂蜜;若素体血虚可用阿胶以期能补益血分不足;若素体阳虚可加用鹿角胶以温阳;若素体阴虚,多选用鳖甲胶、龟甲胶;阴阳两虚者可选用龟鹿二仙膏;中焦素虚,疲于运化者,可用霞天胶健脾升清。上述血肉有情之品味多腥膻,若患者不喜食用,可选素胶如金樱子膏、桑椹膏、枇杷叶膏等。



万磊主任根据风湿病特点,结合病人体质差异,攻补兼施,“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针对湿热、寒湿、瘀血、痰饮等,适加清热利湿、温经除湿、活血化瘀、健脾化湿之品,补中寓治,治中寓补,疏其气血,令其条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纠正患者阴阳之不平衡,减轻患者关节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针对目前风湿病患者抵抗力普遍较低,有潜在感染的风险。万磊主任认为增强体质、综合调理是预防风湿病患者感染新冠和改善感染后症状的重要方式。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健的体魄是避免疾病侵犯的强有力武器。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如今秋风瑟瑟,冬日已近,随着低气温来临,人体的生理功能趋于抑制、减低状态,热量消耗随之减少,胃肠道功能相较其它季节而言却增强,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通过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冬令进补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外邪的风险,对于新冠肺炎感染病后恢复的患者,更是能够综合调理,促进康复。


本文是万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