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器官移植的病人,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新冠大流行应该怎么办?
我们家有一位肝移植的病人,4年前在广州做的手术,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米芙等免疫抑制剂,这几年一直都非常平稳,连感冒都没有过。
疫情放开后,新冠大流行不可避免,专家已经预估了80-90%的都可能会感染,这场“劫难”估计是躲不过去了。家里人都非常担忧,但再多的担忧也只有通过知识才能给我们力量。为此,我查阅了最新的Covid-19实体器官抑制相关问题的指南和文献,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些看法和建议~

1.普通人得了新冠通常局限在上呼吸道,正常人的抵抗力可以阻止新冠病毒向肺部蔓延。但对免疫抑制的病人,一感染可能就是重症肺炎,而且进展会非常快,主要原因是这些病人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抵抗力太差了。
2.器官移植的病人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在医学上也称为免疫抑制宿主,免疫抑制宿主肺炎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非常考验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对器官移植的病人,停用免疫抑制剂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常规药物难以控制感染,就不得不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这会带来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问题,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只能权衡利弊,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做出取舍。
3.器官移植的病人,尽量避免感染。如何避免感染,公认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戴口罩,二是勤洗手、勤消毒,三是避免人群聚集。具体方法可以看我前面的笔记。
4.接种疫苗:对于免疫抑制的病人,疫苗的有效率肯定不如正常人,很多国外的研究数据已经提示,大部分免疫抑制宿主注射2针mRNA疫苗后仍难以产生保护性抗体,注射第三针加强可明显增加抗体的检出率。所以,疫苗要打,而且必须要打3针。
5.如果感染不可避免的,那尽量晚一点感染。说实话,目前中国医生的经验大多数局限于轻症的感染者,对新冠引起的免疫抑制宿主肺炎经验还很少,只能照办国际指南或以前治疗其他类型肺炎的经验,目前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所以,如果感染不可避免的话,那也尽量晚一点感染,等待技术成熟一点、医生经验更加丰富一点再感染。
6.感染后如何获得最好的救治:如果出现感染,尽量服用新冠特异性药物paxlovid等,如果有进展为重症肺炎的趋势,需要到好一点的医院治疗。
本文是张俊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