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感染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新冠病毒感染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郑州大学二附院
心血管外科
赵根尚教授
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全球疫情大暴发无疑是对人类应对新型病毒感染的一次大挑战。诊疗过程中我们积极关注呼吸系统的各种变化,而肺外表现却往往被忽视。近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一篇观点性文章,指出恰恰是这些肺外表现,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可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转归和预后,并回答了冠状病毒感染背景下心血管系统所受影响的诸多问题。下面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陈茂教授综述冠状病毒是怎么损伤心血管系统?
病毒感染情况下人体代谢需求增加,需要更多的能量支持,但此时心脏的储备功能却下降,这种失衡导致慢性心血管疾病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已有研究者发现冠状病毒SARS-CoV、SARS-CoV-2均以血管紧张素酶2(ACE2)作为受体进入宿主细胞。ACE2不仅在呼吸道组织中表达,在心脏中同样也有表达,它成为冠状病毒和心血管系统的直接联系纽带。ACE2是RAS系统的负性调节因子,在心血管系统显示出保护作用。SARS动物模型研究和患者尸检结果均显示,SARS-CoV能够下调心肌和肺组织中ACE2的表达,引发心肌炎症、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另外,病毒感染引起系统性炎症,这不仅增加动脉斑块破裂的概率,使冠脉病变患者承受更高风险。炎症介质的释放还可能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意味着既往接受过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血管支架血栓。因此,严格使用斑块稳定药物和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已经被推荐为此类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策略。再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基础,往往累及心脏。流感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心肌炎、急性心梗和心功能衰竭,致死率高。SARS: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猝死常见。还可能出现肌钙蛋白升高和心电图改变,提示心肌损伤。超声心动图常常提示左心舒张功能受损。MERS: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原发性呼吸综合征更严重,预后更差。COVID-19:50%的住院患者合并慢性内科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占比达到了40%,这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患者更高。迄今最大规模的COVID-19临床队列研究显示急性心功能损伤、休克和心律失常在新冠肺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7.2%、8.7%和16.7%。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会长期存在吗?在解决感染出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炎症和血液高凝状态仍会持续。长达10年的随访发现,肺炎的临床预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由此可以预见,冠状病毒暴发流行中的感染病例也会遭受与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相似的长期不良影响。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肺炎治疗过程中使用的类固醇激素往往会促进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新冠肺炎对心脏可以造成直接的损伤,会导致部分心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充血、水肿等,部分严重患者可继发病毒性心肌炎,进而可引起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对于重症患者可能会由于新冠肺炎引起的严重低氧血症,造成心肌缺血。同时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情况。
新冠肺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病毒本身以及病毒产生的毒素就有可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因此会对心脏造成损伤,致使患者出现上述情况。
新冠肺炎一旦感染后,不仅会对心脏造成损伤,还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但因为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治愈,所以患者需要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遵医嘱采取综合措施,减轻病毒对人体器官的损伤。
感染新冠后我们不仅要关注呼吸系统的变化,也要关注心血管系统变化,比如有无口唇紫绀,头晕眼花,心慌气短,胸痛及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纳差腹胀,下肢水肿,体检发现血压低,心率快,心律失常,两肺底部可以闻到有细湿啰音,化验检测心肌酶升高,心电图有心律失常,ST__T改变,心脏彩超可以发现室壁运动功能障碍,所以新冠病毒感染影响是全方位的,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是赵根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