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妈们都应该注意的产后修复知识——盆底肌修复!
文章摘要:生完孩子后,很多新手妈妈都把重心放在宝宝身上,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想把最好的都给宝宝,但是面对产后自己的身体变化,却并不在乎。本文介绍了产后盆底肌肉松弛的危害及修复方法。
生完孩子后,很多新手妈妈都把重心放在宝宝身上,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想把最好的都给宝宝,但是面对产后自己的身体变化,却并不在乎。总认为,生完孩子身体虚弱、小腹突出、身材走形是正常的,慢慢就会恢复了。
但是其实经历了怀孕生产的妈妈们,身体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体现在盆底肌受损,如果宝妈们没有注意,可能对以后的生活会有一定的影响。
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 身体重心轴发生改变,腹腔的压力把子宫向阴道的方向推, 因而对盆底产生压力,肌肉逐渐松弛,对盆底的慢性牵拉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妊娠过程对女性盆底功能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一、盆底肌松弛是怎么回事
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
二、盆底肌松弛的其他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大雌激素逐渐降低,绝经以后出现的盆底功能、肌肉、筋膜等发生萎缩,也可能会出现盆底肌肉松弛。
如果患者有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需要长期屏气或者重体力劳动者需要持续的负重等,都有可能会造成腹压的增加,进一步导致盆底肌的松弛。
三、盆底肌松弛的危害
盆底肌松弛后,会经常出现漏尿的情况,尤其在咳嗽或者是打喷嚏时更加严重,由于盆底肌肉缺乏弹性,出现扩张,从而使得尿液不自觉地流出来。
二、盆底肌松弛的其他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大雌激素逐渐降低,绝经以后出现的盆底功能、肌肉、筋膜等发生萎缩,也可能会出现盆底肌肉松弛。如果患者有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需要长期屏气或者重体力劳动者需要持续的负重等,都有可能会造成腹压的增加,进一步导致盆底肌的松弛。
三、盆底肌松弛的危
盆底肌松弛后,会经常出现漏尿的情况,尤其在咳嗽或者是打喷嚏时更加严重,由于盆底肌肉缺乏弹性,出现扩张,从而使得尿液不自觉地流出来。
还会导致女性腰痛的症状,这是因为腰骶部的韧带和盆底肌肉是连接的,坐着或是走路时间太久,就会增加腰部韧带的负担,出现腰部酸痛的症状。
还有导致女性出现子宫脱垂的情况,严重的话,会使女性的宫颈和阴道壁发生溃疡和出血的情况,甚至是出现感染,引起其他的妇科炎症。
此外,还会导致女性出现阴道壁膨出的症状,有时候还会伴随下腹坠痛,给女性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除了以上这些,阴道前后壁会轻度松弛、脱垂、兴奋性下降,加上产后激素变化,阴道黏膜干涩和菲薄,直接影响性生活质量,成为夫妻生活的“第三者”。
四、盆底肌受损如何修复
如果在产后及时地进行盆底肌恢复训练,及时地进行骨盆修复,加快子宫及盆腔的复原,可以有效地避免盆底疾病。
可以做适量的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被认为是对女性治疗阴道脱垂以及预防子宫脱垂的好方法,锻炼方法如下:
第一阶段:
1.站立,双手交叉置于肩上,脚尖呈九十度,脚跟内侧与腋窝同宽,用力夹紧。保持五秒钟,然后放松。重复此动作二十次以上。
第二阶段:
有效率地每天自我训练:
1.平卧、弯曲双腿呈直角;
2.利用足部和肩部力量将臀部抬高;
3.紧闭尿道、阴道及肛门;
4.保持盆底肌肉收缩五秒钟,然后慢慢的放松,五到十秒后,重复收缩;
5.运动的全程,照常呼吸、保持身体其它部分放松。
五、盆底肌训练康复的功效
1、刺激激活盆底肌肉群,帮助产后恶露的排岀,增强私密与大腿根部的代谢,减少色素的沉着;
2、帮助激活盆底肌肉群,促进盆底肌肉群的舒活,促进恶露的排出,体内废物的代谢,配合盆底肌练习,增加盆底肌的握力和吸力,使漏尿和性生活和谐有很好的改善;
3.为了没炎症的女性——妇科炎症大多是外源性的致病菌侵入造成的,所以定期的清洁保养私密处,是远离妇科炎症的有效方法。
生产时期后,女人的身体就好像一个打开的大门,排出,吸收,在这段特殊期间,你能够有效地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是,如果这期间没有好好地调养,将为你的身体留下隐患。因此,这段时间,也被喻为女人的第二次生命!
第二次生命带给我们的,除了身体结构上的重新构建,更有心理上的再认识。产后1-3个月是女性心理最脆弱、生理最虚弱的时期,这段时间恢复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产妇的终生身心健康。很多内外疾病是因为产后恢复不全留下的隐患。

本文是钟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