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用早获益!免疫治疗成为胃癌一线治疗金标准
文章摘要:免疫治疗已成为多个癌种一线标准治疗的首选,其中也包括了我国最常见的癌种之一——胃癌。本文介绍了胃癌免疫治疗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2014年,PD-1抑制剂横空出世,以“免疫治疗”之名给肿瘤治疗带来划时代的改变,被誉为第三次肿瘤治疗的“革命”。
时至今日,免疫治疗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成为多个癌种一线标准治疗的首选,给无数癌症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其中也包括了我国最常见的癌种之一——胃癌。
胃癌的曙光:免疫治疗
中国是“胃癌大国”,全球近一半的新发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在中国。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数据显示,胃癌以39.7万的新发患者数高居第三位。
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较低,胃癌通常发现即是中晚期。大部分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直接进入晚期一线治疗。中国晚期胃癌患者一线接受传统化疗方案(以铂类药物或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双药或三药化疗方案)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12个月左右2,生存期较短,且治疗方案毒性较大,患者疾病负担较重。
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是胃癌患者获得生命延续乃至长期生存的关键。而免疫治疗的出现,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打破胃癌一线治疗目前的困境。
胃癌一线使用免疫治疗
生存获益更多
免疫疗法本身极具创新性,其原理是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患者身体状况越好,越早使用免疫疗法,免疫系统能被激发的力量就越强。
倘若已经接受过化疗或其他治疗,免疫系统遭到了消耗,再使用免疫疗法效果可能就会减弱。同时,早期应用免疫疗法还有机会产生更大的“拖尾”效应。
在癌症的治疗中,“拖尾效应”是免疫治疗独有的特点,其是指那些对免疫治疗应答的患者,在一定时间长度的免疫治疗结束后,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依然持续存在。免疫治疗的“拖尾效应”可以给患者带来持久的免疫应答和长期的生存获益。
此外,有研究表明3,若一线使用过PD-1抑制剂的患者,在二线使用雷莫西尤单抗治疗晚期胃癌二线的患者时,能够表现出更好的疗效。这点提示,在早期使用PD-1抑制剂可能对后线治疗产生额外获益。
本文是韩鸿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