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一帆 三甲
刘一帆 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颞下颌关节病科

面部不对称

435人已读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面部不对称的常见分类及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面部不对称的病因和治疗方案。

在日常门诊中,常碰到很多患者是因面部不对称(俗称脸歪、下巴歪、下颌偏斜或大小脸等)前来就诊,其中以年轻女性为主,大多数都是在照相或照镜子时发现自己有面部不对称,随后从互联网渠道(如百度、小红书、知乎等)或其他医院医生处了解到面部不对称的相关信息,怀疑跟关节病有关而前来就诊。事实上,目前接诊的上述患者中80%以上的面部不对称都跟关节没有关系,大多数都是轻微的面部不对称,几乎不需要治疗。

实际上,没有一个人的面部两侧是绝对对称的,因而对于一般人而言,面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是正常并且可以接受的,但其不对称率小于10%,当超过10%则认为属于不对称畸形。针对影响下颌骨及颏点的不同类型的不对称畸形对于容貌吸引力的研究表明,超过10mm的下颌骨/颏点的不对称被认为是严重的,常需进行手术矫正,而当不对称在5mm以内时,常常没有手术矫正的必要。

sym5-1920w.jpg

分别通过左右侧面部进行镜像翻转,可见面部两侧不对称

sym7-1920w.png

分别通过左右侧面部进行镜像翻转,可见面部两侧不对称

对于面部不对称的分类较为复杂,本文仅根据临床常见病因做简单分类,力求通俗易懂,具体分类可以见下图。

页-1.jpg

面部不对称的分类

一、牙性

即上下颌前牙中线不齐,或前牙中线与面中线不齐。多因一侧牙齿缺失、阻生、前牙腭舌侧移位、前牙多生牙或形态大小不一致导致牙弓不对称引起。尽管上下颌前牙中线不一致,但面部外形左右对称,颏部居中无偏斜,正中咬合和张闭口时均无偏斜。目前临床上约10%的患者属于这种类型,仅需行牙齿矫正即可解决。

2马赛克.JPG

上中线与面中线不齐

7.JPG

前牙腭侧移位导致上颌中线右偏

5.JPG

上下前牙中线不齐

二、功能/颌位性


具体又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为咬合干扰型,是由局部因素如个别牙反合(地包天)、移位、伸长、倾斜等造成咬合干扰,导致正中咬合时接触到干扰的牙齿不舒服,下颌刻意偏向一侧,形成的功能性下颌偏斜。第二种为咬合代偿型,多为长期单侧咀嚼,上牙弓咬合平面在水平向呈高低不平,下颌咬合时偏向一侧,从而导致牙中线不齐,下颌颏部偏离面中线。第三种为咬合习惯型,常因为上牙弓狭窄,下牙列在咬合时为达到最大咬合面积而习惯性的偏向一侧,形成一侧后牙反合,另一侧后牙覆盖多大或锁合。

当下颌放松(下颌姿势位)和张口时,颏部重点与面部中线一致,面部左右对称无偏斜,当闭口时下颌滑向一侧,此时颏部中点与面部中线不一致。

IMG_5516.JPG

个别牙错位萌出形成的咬合干扰

IMG_5511.JPG

个别牙反合形成咬合干扰,下颌向右偏斜

IMG_3800.JPG

咬合习惯性面部偏斜

IMG_6294.JPG

下颌习惯性左偏以增大咬合面积,右侧后牙锁合

三、关节源性


1、单侧髁突吸收

主要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青少年特发性髁突吸收,患者髁突骨质短期出现大量吸收缺损,造成髁突高度降低,下颌向患侧偏斜,患侧后牙咬合紧或者反合,对侧后牙开合。临床上并不多见,前者多伴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并可累计身体其他关节,后者发病原因不明,常仅有颞下颌关节处有症状。

2、单侧髁突增生

一般为单侧发病,增大的髁突使下颌向前下移位,颏部向健侧偏转,临床检查于耳前区可以触摸到增大的髁突。患者的外貌及口内检查与偏突颌畸形基本类似。从青春期开始患病时多伴有上颌牙合平面的横向倾斜,常表现为患侧低于健侧。影像学检查可见患侧髁突体积明显增大,基本外形不变,髁突颈增长,升支高度增加,下颌骨体部形态与对侧基本对称或稍大。髁突肥大的发病原因仍不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创伤及感染等因素有关。突肥大的病理表现主要为突软骨层的增厚。髁突肥大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髁突的异常增生可以自行停止。

shen_2.jpg

单侧髁突增生


3、单侧髁突占位性病变

髁突骨瘤、软骨瘤及关节腔内占位可使下颌偏向健侧,其临床表现为偏突颌。单侧或者双侧颌骨骨化纤维瘤等其他颌骨占位性病变也可导致颜面不对称。


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1)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主要表现为张闭口时一侧耳前区髁状突外极凸出,而另一侧耳前区髁状突外极无明显变化或者稍凹陷,在面型消瘦的患者中更明显,常伴有开口型偏摆和关节弹响。关节盘常发生前内侧移位,可能是由于翼外肌上头牵拉所致。张口时,患侧髁突被关节盘挤压向外侧凸出,下颌先向患者偏斜,随后继续张口下颌恢复正中位置,开口型向患侧偏摆。简单点讲,就是下颌在开闭口过程中向患侧偏斜,但在最大张口或闭口后颏点回到原始位置,与面中线一致。

关节盘前内侧及前外侧移位.jpg

关节盘前移位、前内侧移位及前外侧移位示意图

关节盘内侧移位.jpg

关节盘内侧移位MRI影像


(2)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主要为关节绞锁或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所导致的张口受限,患侧髁状突被前移位的关节盘所阻挡而无法继续张口,导致下颌向患侧偏斜,闭口时恢复原来位置,双侧上下颌骨比较对称一致。以上症状仅发生了关节盘的移位,且只在开闭口运动过程中出现面部偏斜不对称,闭口时下颌回到正中原始位置,面部恢复对称,并不存在上下颌骨及关节的形态及大小的变化,非真性面部不对称,一般关节症状治愈后即可恢复正常。

四、骨性


1、上颌骨不对称畸形

临床上较为罕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常伴随全面部不对称畸形或颅颌面综合征如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等,可能由于一侧发育过度、一侧发育不足或两者皆有引起,双侧眶下孔基本不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上颌偏斜.JPG

患者患有半侧颜面发育不全及全面部不对称畸形,上颌咬合平面向患者左侧倾斜,左低右高。上颌 骨整体垂直向不对称, 眶下孔不在同—垂直向位詈, 伴有眶下平面的偏


2、下颌骨不对称畸形

临床上绝大多数骨性偏斜均为下颌骨不对称。根据国外学者Obwegeser的分类,主要包括:

下颌不对称畸形.JPG

1)半侧下颌肥大畸形;

下颌肥大畸形1.JPG

左侧下颌肥大畸形

下颌肥大畸形2.JPG

左侧下颌肥大畸形

下颌肥大畸形3.JPG

左侧下颌肥大畸形

下颌肥大畸形4.JPG

左侧下颌肥大畸形


2)半侧下颌伸长畸形;

左侧下颌伸长畸形1.JPG

左侧下颌伸长畸形

左侧下颌伸长畸形2.JPG

右侧下颌伸长畸形


3)前两者的混合型。

五、软组织源性


面部肌肉发育不对称(如半侧颜面萎缩),肌肉大小不对称(如咬肌肥大症、皮肌炎、或良性增生等),肌肉功能不正常均可导致颜面部部对称畸形。

半侧颜面萎缩.png

半侧颜面萎缩

Romberg综合征.jpg

Romberg综合征

半侧颜面肥大.jpg

半侧颜面肥大

半侧颜色短小.jpg

半侧颜面短小

硬皮症及红斑狼疮.jpg

硬皮症及红斑狼疮


刘一帆
刘一帆 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颞下颌关节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