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涛
马涛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神经外科

【病例分享】脑深部电刺激(DBS)促醒11岁昏迷男孩

175人已读

文章摘要: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脑科医院·意识障碍诊疗中心在贺世明院长的带领下开展“植物人”促醒的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与脑损伤状态,进行全面的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学等意识功能评估,采取脑深部电刺激(DBS)、脊髓电刺激(SCS)、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或巴氯芬泵鞘内注射(ITB)等不同的神经调控手术对“植物人”患者进行促醒治疗。

我国目前约有因脑外伤、脑卒中、缺氧性脑病等导致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 50 余万, 每年新增 7-10 万名,年累计医疗开支 300-500 亿元,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患者长期处于“死不了,治不好”的艰难境地,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精神痛苦和沉重经济负担。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对于意识障碍疾病的治疗要求日益提高,意识障碍学科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慢性意识障碍是指意识丧失超过28天的意识障碍,包括植物状态(VS)和微意识状态(MCS)。脑外伤是慢性意识障碍的首位病因,非外伤病因主要包括脑卒中和缺氧性脑病(如心肺复苏后、中毒等)。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脑科医院·意识障碍诊疗中心在贺世明院长的带领下开展“植物人”促醒的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与脑损伤状态,进行全面的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学等意识功能评估,采取脑深部电刺激(DBS)、脊髓电刺激(SCS)、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或巴氯芬泵鞘内注射(ITB)等不同的神经调控手术对“植物人”患者进行促醒治疗,对术后患者进行严密程控和随访,填补了西北地区“植物人”促醒手术治疗的多项空白。

病 历 展 示


安某某,11岁,男性,甘肃人,于2022年9月14日在学校发生意外后突发意识不清,有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就诊于入当地医院,给予气管插管等对症治疗后意识状态未见明显改善,2022年9月21日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科,完善头颅CT提示:弥漫性脑水肿,皮层坏死,入神外ICU后,因“肺炎、癫痫”,给予抗感染、抗癫痫治疗,反复3个多月,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进行了高压氧、经颅磁刺激、肢体被动运动康复治疗,未见明显改善,患儿仍处于浅昏迷状态。

00:

入院后经临床评估:患儿因意识障碍言语吞咽评估不能配合,昏迷恢复量表CRS-R :7分(听觉:1分,视觉:1分,运动:2分,言语反应:1分,交流:0分,唤醒度:2分)。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浅昏迷,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mm,对光反应均迟钝,四肢肌肉萎缩,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肢体无自主活动,四肢各关节被动活动受限,肌张力高,双侧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入院到术前患儿头颅CT结果如下,发病初期患儿头颅CT显示侧脑室变窄,逐渐出现脑水肿、脑肿胀,灰白质分界不清,皮层坏死,发病1个月后脑实质密度弥漫性减低,脑萎缩出现。



主要问题

❖意识障碍

失语

肌张力高致关节活动受限

经过我院神经外科中心贺世明主任及马涛副主任对意识水平的系统评估,评估患儿意识具有较大的恢复可能,贺主任团队对患儿病情进行讨论,认为患儿为突发意识障碍,且符合微意识状态诊断,有脑深部电刺激(DBS)的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决定行DBS手术治疗。

于2022年11月10日在全麻下行“双侧脑深部电刺激器置入术”;


术后进行头颅CT复查确定电极植入位置的准确性



术后头颅CT双侧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位置理想,手术成功。

患儿术后10天开机刺激,刺激开启后10天,出现眼球追踪、声音定位转头;刺激1月后,患儿颜面部情绪丰富,肌张力较前明显减低,有肢体够向感兴趣物体表现,口部运动明显增加(自发发声、伸舌、打哈欠);刺激2月左右患者逐渐根据指令配合坐起,注视,伸手,对感兴趣的东西拿起观察;刺激3月之后有自发交流行为,经评估,患儿已到清醒状态。


0

目前我科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已经熟练开展了DBS作为促醒手段。DBS在微意识患者中更为适用,但植物人患者经过完整评估也可做为选择。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我们会结合量表评分、神经影像学评估患者脑结构的完整性及电生理综合评估神经传导的完整性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使用DBS促醒靶点精准定位进行电极植入,并且给予慢性长期刺激,来帮助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达到促醒效果。


马涛
马涛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