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一):胆囊结石的发生原因与过程

发表者:王黎明 人已读

在门诊会遇到很多胆囊结石和胆囊癌的病人,他们经常会问到很多相似的问题:胆囊结石会不会引起胆囊癌?胆囊癌是不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的?如何避免胆囊结石?如何治疗胆囊结石。在解答过程中发现大家对胆囊结石和胆囊癌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很有必要把相关的知识点整理出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由于相关内容很多,决定分成几期内容。

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胆汁。在进食后收到神经反馈,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内,帮助消化吸收。每次进食后胆囊几乎完全排空,只会有很少的残余胆汁留在胆囊内。胆汁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胆固醇、胆汁酸、磷脂、胆色素,无机盐(钙)等,均处于溶解或悬浮微胶粒的状态,如果某些成分从溶解状态变成不溶的状态(析出、结晶),就会逐渐沉积,进而形成结石。通常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两种。

一、胆固醇结石

胆囊结石最常见的是胆固醇结石。胆固醇不溶于水,胆固醇-胆汁酸-磷脂三者结合形成微胶粒,在胆汁中以悬浮微胶粒的状态存在,不会呈现固体沉积。如果胆固醇摄入过多,胆汁内的胆固醇成分增加,就可能从胆汁中析出,形成沉淀。此外,如果胆汁长期存留于胆囊内,胆汁中水分被重吸收,加之静置液体中悬浮物的沉积作用,胆固醇也会从胆汁中析出,形成沉淀。这些沉淀物质日积月累就形成结石。就好像是熬一锅稀粥,正常熬好的粥中,水米分布均匀,但是如果加了过多的米,在熬粥过程中就会有一部米分糊在锅底,或者粥熬好之后放置很长时间,水分挥发,米逐渐沉到锅底,再次加热时糊在锅底。所以,导致胆固醇结石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囊内胆汁淤积。

通常以下几种情况能引起胆固醇结石发生:

1) 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比如动物油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食用过多,这些食物中胆固醇含量很多,导致胆固醇吸收过多,超过了胆汁的溶解能力,从而在胆汁中析出沉淀。

2) 高糖饮食:过量的糖分摄入超过了人体正常代谢的能量需求,部分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长期高糖饮食使糖-脂转化过多,体内脂肪酸过多,破坏了体内胆固醇-胆汁酸-磷脂的平衡,是胆固醇析出结晶。

3) 长期吃素:虽然吃素者胆固醇的摄入明显减少,但是植物性食物中磷脂含量也很低,大量植物纤维也影响胆汁酸在肠道的重吸收,这会打破体内胆固醇-胆汁酸-磷脂的平衡,使胆固醇在胆汁内含量相对增加,析出结晶。且素食对胆囊排空的刺激作用明显减弱,使胆汁更多、更久的淤积于胆囊中。

4) 餐后久坐,活动过少:这会使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胆汁正常排泄,胆汁淤积于胆囊内;而长期静息状态也会导致胆囊收缩力下降,进一步加重胆汁淤积;造成胆固醇结晶析出并逐渐沉淀。

5) 不吃早餐:夜间摄入水分较少,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较高,没有早餐的刺激胆汁无法有效排出,高粘度的胆汁长期存留在胆囊内,增加胆固醇析出并沉积的机会。

6) 女性:雌激素可以影响胆固醇和胆色素在胆汁中的溶解状态,还会减低胆囊收缩功能,促使胆结石形成。这是胆结石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的重要原因。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差,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减低,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也同样会使胆结石的发病率增加。

因此,预防胆固醇结石,生活中的要素是:1)均衡饮食,既要避免高脂高糖饮食,也要避免纯素饮食;2)三餐规律,避免饥一顿饱一顿,同时要注意及时饮水,避免长时间干渴;3)适量运动,特别是避免餐后久坐或蜷曲。

二、胆色素结石

另一类相对少见的胆囊结石是胆色素结石。胆色素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红素钙。胆汁中的胆红素通常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型胆红素,可溶于水,在胆汁中处于溶解状态。而游离状态的胆红素可以与胆汁中的钙盐结合,形成胆红素钙,沉淀于胆囊内。胆囊内的细菌可以产生ꞵ葡萄糖醛酸酶,分解结合型胆红素,使胆汁中的游离胆红素增加,进而使胆红素钙沉淀增多。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还会使粘膜分泌大量糖蛋白,这些糖蛋白可以作为基质把各种沉淀物粘合聚集在一起。这就好像是“卤水点豆腐”的过程,在液体的豆浆中加入了少量含有钙卤水后,凝集沉淀为固体的豆腐。因此,细菌感染是胆色素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通常引起胆道细菌感染的情况有:

1) 大量饮酒:大量饮酒后可使十二指肠腔内压力升高,肠腔内容物返流进入胆道内。肠腔内细菌含量高,随返流物进入胆道后引起胆道及胆囊内细菌感染。

2)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可以为进入胆囊的细菌提供很好的定植场所,使细菌不会随胆汁排泄出胆囊,同时胆固醇结石也为细菌繁殖提供良好的营养,使细菌在胆囊内稳定增殖。

因此,预防胆色素结石,生活中的要素是:1)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长期大量饮酒;2)预防并及时治疗胆固醇结石。

以上我们对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与之相关的生活因素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那么胆囊结石又是如何引起胆囊癌的呢?下一期我们将作详细解读。

本文是王黎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