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晓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图文文章

神经源性膀胱知多少?膀胱收缩无力 附间歇自我导尿

发表者:满晓军 人已读

何为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即膀胱功能障碍,最常见于脊髓损伤者,多发性硬化、脑卒中等其他累及脑部或脊髓的疾病也可造成。

有何症状?

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尿少尿频

●不能排尿或膀胱不能排空

●尿失禁

●膀胱充盈感受损(有尿但没感觉)

●反复发生泌尿系感染

有针对性检查吗?

有。医护人员将询问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并可能要求坚持记录如排尿频率的排尿日记。

可能需要进行的检查包括:

●尿液检查

●血液检查

●尿动力检查膀胱功能–通过插入尿道的导尿管向膀胱注入液体,以检测膀胱的容量。随后检测膀胱能否自行排空这些液体。

●影像学检查–可对身体内部成像,包括X线检查、超声、CT扫描和MRI。

能否进行自我改善?

能。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膀胱:

●膀胱再训练–按计划排尿。若决定每小时如厕一次,即使并无便意也需每小时去排尿。若需提前排尿,可尝试延迟直到1个小时后。一旦适应每小时排尿,则可延长去排尿的间隔时间。可能逐渐“再训练”至间隔3或4小时再去排尿。

●骨盆肌肉训练–可强化控制尿流的肌肉。骨盆肌肉训练有所帮助,可向医护人员咨询如何正确训练,患者还可借助盆底治疗仪等仪器帮助训练肌肉。怎样锻炼盆底肌?怎样做凯格尔运动?附视频 (男女均适用)怎样锻炼盆底肌?怎样锻炼PC肌?附视频(男)

应就诊吗?

若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诊:

●出现新的尿失禁症状,尤其是同时出现腰痛或腿部无力。

●神经源性膀胱合并泌尿系感染症状,包括:

•尿痛或排尿烧灼感

•尿频

•尿急

•血尿

•发热

如何治疗?

治疗包括:

●处方药–某些药物可使膀胱松弛,如奥昔布宁或丙胺太林。其他药物可使某些神经更为活跃,如乌拉胆碱。若患泌尿系感染可能还需使用抗菌药物。

●膀胱导尿管–若无法完全排空膀胱,可能需要一日数次在尿道内插入导尿管。导尿有助于排空膀胱并避免感染和其他问题。有时需要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或留置尿管。

若情况较为严重且药物和导尿管均无效,可能需要接受其他治疗。这些治疗包括使用神经刺激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和手术。

男性自我导尿

男性自我导尿步骤:

●用肥皂和水洗手。

●如未割包皮,将其轻轻后拉

●用肥皂和水清洁阴茎的顶端。

●在导尿管上涂润滑剂(如未预涂)

●维持阴茎笔直(朝远离您的身体方向)。

●将导管轻柔地插入尿道内。

●当插入的导管长度等于您阴茎的长度后,将难以推进。请放松、深呼吸,并将导管再推入约2cm。

●尿液将开始流出导管。保持导管稳定,直到尿流停止。

●缓慢移出导管,以确保排净尿液

●用肥皂和水清洁导管,并将其储放于清洁干燥处

女性自我导尿


女性自我导尿步骤:

●用肥皂和水洗手。

●单脚站立,另一只脚踏在坐便器上;或采取其他舒适的姿势

●用肥皂和水清洁尿道周围区域。

●在导尿管上涂润滑剂(如未预涂)

●用一只手分开阴唇,用食指指尖找到尿道的开口。

●用另一只手将导管轻柔地插入尿道内(一般用写字的手较容易)。

●将导管朝肚脐方向推进

●导管进入体内约 5-8cm后,尿液开始流出

●尿液开始流出后,继续将导管再推入约2cm。固定住导管,直到尿流停止、膀胱排空。

●缓慢移出导管,以确保排净尿液

●若导管为一次性,则丢弃;若为可重复利用的,用肥皂和水清洗干净,并储放于清洁干燥处。


膀胱穿刺造瘘


下面附了可重复使用间歇性导尿管(库里艾特520+/套或其他)及一次性使用间歇性导尿管(润捷18+/根或其他)

附1:间歇性导尿管

间歇导尿术(间歇自我导尿)是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的金标准。

有研究称:膀胱内细菌繁殖在4h内不会产生致病性病理改变,及时排空并不会增加尿路感染概率。

可重复使用的间歇导尿管


特点

1. 可折叠的导管护套

护套内放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消毒液推荐使用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

2. 多目的使用的弯钩

装在护套上部的弯钩可用于护套折叠后的固定,也可用于使用导管时的挂钩。

3. 保持清洁的特殊帽盖

特殊构造的帽盖,不仅用于护套与外部环境的隔离,还有利于消毒液自由地进入导管内。

4. 带收纳袋

使导管护套的携带更加方便,保护患者的隐私。

间歇自我导尿的优点:

1.维护自立、社会生活,维持自尊心

2. 减少并发症:尿路感染、结石

3.保护肾脏、膀胱,防止尿液返流

4.辅助用具少,对皮肤的影响小

5.自主排尿的几率增加

一、目的

1. 保持独立生活

2. 减少尿路感染

3. 防止上尿路返流

4. 可以正常性生活

5. 减少依赖辅助设备或用具

二、清洁间歇自我导尿的适应证

1. 神经源性膀胱

不能完全排空膀胱或膀胱内压过高,例如脊柱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病及帕金森病等。

2. 低张力膀胱

逼尿肌不能收缩,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危险性都有所増加。

3. 充盈性尿失禁

由出口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及尿道狭窄,可造成此类尿失禁。在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用间歇导尿治疗,而非长时间留置导尿管,以避免尿路感染。

4. 膀胱全切术后可控储尿囊成形术的患者。

5.神经源性或其他疾病导致的高顺应性膀胱患者。

三、清洁间歇自我导尿的使用标准

1. 残余尿量超过100ml

2. 视力及手活动正常

3. 患者愿意完成此操作或有家人及志愿者可以协助其完成此操作者

4. 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四、技巧

1.基本解剖

男性尿道口显而易见。男性尿道长16-22cm 成S形,插管时应向腹侧(贴近肚皮)提拉阴茎以拉直尿道,提拉阴茎的正确角度为60度。男性患者导管要插入尿道约20-24cm。

女性尿道长3-5cm, 开口位于阴蒂及阴道之间, 初始用镜子会有助于寻找,导管应插入尿道约5.5-7.5cm。

2. 手部卫生

在自行导尿前双手要清洗干净

3. 生殖器卫生

生殖器要每天最少清洗两次,在导尿前清洗更佳。

4. 清洁间歇自我导尿的舒适位置

患者可取坐,站或蹲位,采用自己觉得最舒适的姿势。尿液可直接引流到马桶内或适当容器内。当尿流停止,在耻骨上用手掌轻按,有助于将余下尿液从膀胱挤出。

五、具体方法:

1、通常间隔4小时导尿一次,每次导尿量保持在300-500毫升之间,病人应多饮水,保持一定的尿量有助于防止感染。每天晚上睡觉前可导尿一次,清晨醒后导尿一次。每天饮水量应根据尿量, 24小时均匀摄入,避免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需要额外导尿。

2、具体方法为将所需的导尿用物品洗净晾干即可,一般采用12F-14F尿管,导尿时尿管插入尿道直至尿液从尿管流出后再插入1-2厘米,放尽尿液后缓慢拔除尿管。可应用专用的导尿管,每天更换套装内消毒液,两根导管轮流使用,一周更换一根,另一根清洗后晾干,一月时可将两套导管经煮沸消毒一次,半年更换两根导管。

3、这种清洁导尿有可能导致菌尿,但在4小时导尿一次的前提下,膀胱内细菌因不断稀释而不足以发生破坏粘膜的细菌感染,无症状菌尿的发生率大约为74%,而伴有高热或肾盂肾炎者罕见。储尿囊内粘液较多,是导致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建议定期(1-3天)冲洗尿囊内粘液一次,尽量将其冲出。

4、自家清洁间歇导尿如发现有尿液恶臭,明显浑浊,下腹坠痛,发热腰痛和里急后重症状时,提示可能存在膀胱炎或泌尿系感染。轻者可缩短导尿时间和多饮水即可缓解,症状严重者应口服3~5天抗菌药物。如高热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静脉点滴抗菌药物,同时经尿道或造瘘口留置尿管直至症状消失或体温正常3~5天后。

5、采用自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可每1~3个月查尿培养,一旦发生感染,可以根据上一次的尿培养结果先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再次行尿培养检查。

6、刚刚开始间歇导尿时很难估计膀胱储尿量,因此对病人来说如何掌握导尿时间和导尿量是一个逐渐的训练过程,在一段时间训练后,患者一般即能掌握一定的导尿规律。

7、自家清洁间歇导尿有一定的合并症,如尿道损伤和泌尿系感染等,但与留置尿管相比更为安全和可靠。

8、自家清洁导尿的意义在于患者掌握这种导尿技术后可以很好地回归社会,自我护理,独立生活。

9、也可使用自制稀释碘伏溶液进行浸泡消毒(1份碘伏溶液+10份生理盐水)。

六、常见问题

1、每天做几次清洁间歇自我导尿?

插管的频率取决于患者的需要及他们的膀胱功能。膀胱充盈的速度很重要,而这受是否多饮水或是否运动影响。建议患者24小时均匀多饮水,最好在醒来时及临腄前自我导管,而在日间则尽可能每3-4 小时导尿一次。

2、是否需要限制饮料?

应每24小时饮水至少1.5 至2升,有其它医疗状况除外。亦应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运动及摄取充足纤维。这可防止便秘影响膀胱排尿功能。

3、女性误将导管插入阴道如何处理?

导管误入阴道后,因为感觉不同且没有尿液流出。移除导管冲洗并重新尝试。

4、男性未能将导管插入如何处理?

不应反复尝试,以免损伤。可以迟些再尝试。如仍插入困难,且不能自行排尿,马上寻求医师协助。

库利艾特间歇导尿管

附2:康乐保(Coloplast)润捷一次性使用导尿管无菌间歇式密封水溶性导尿管

Screenshot_20230513_135658_com.jd.jdhealth_edit_268965629546979.jpg

康乐保(Coloplast)润捷一次性使用导尿管无菌间歇式导尿管

屏幕截图 2023-05-13 140003.png

润捷一次性使用导尿管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