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立性房颤的外科治疗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者常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
那么,房颤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房颤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脑卒中等并发症,部分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出血;另外,房颤还会导致心力衰竭和心功能受损。
房颤可以分为孤立性房颤和合并性房颤。孤立性房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内科的导管治疗,但大家也许还不知道,对于孤立性房颤的治疗,外科手术的效果更好。
房颤还可以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种类型。对于阵发性房颤,导管治疗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对于持续性房颤,我们建议部分病人采用外科消融迷宫手术。虽然外科手术需要体外循环,创伤比较大,但是外科房颤消融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治疗房颤的技术,我们已有的经验也说明这个技术优异的治疗效果。
在遇到房颤患者,我们会根据房颤的不同类型来制定治疗方案。你可能会问,到底外科房颤消融手术适用于哪些病人呢?一般来说,大多合并病变的病人在接受外科手术同时行房颤消融术。但是对于孤立性房颤,我们也建议积极治疗,尤其是那些在内科消融治疗2次或者多次没有效果的病人。如果这个病人的身体情况能够耐受外科手术,效果会非常好。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术后两周就可以出院。
姚老太,76岁,体型瘦小。发现房颤,二尖瓣返流3年,因为害怕手术风险,一直拒绝手术。最近3个月出现活动耐量明显下降,家属意识到再不手术,反复出现心衰对老太太的寿命有影响,最终决定来医院手术。我们给她做了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房颤消融,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虽然慢一点,但总体还算平稳。这样的病人如果在发现房颤后及时来做消融,可能就不会发展到二尖瓣三尖瓣返流,最终反复心衰,不得不冒风险来做手术。虽然结果还可以,我们还是建议病人发现房颤后应尽早治疗,早期治疗相对安全,疗效好,恢复快,而不是等到有很多并发症冒风险来做手术。
姚老太,76岁,体型瘦小。发现房颤,二尖瓣返流3年,因为害怕手术风险,一直拒绝手术。最近3个月出现活动耐量明显下降,家属意识到再不手术,反复出现心衰对老太太的寿命有影响,最终决定来医院手术。我们给她做了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房颤消融,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虽然慢一点,但总体还算平稳。这样的病人如果在发现房颤后及时来做消融,可能就不会发展到二尖瓣三尖瓣返流,最终反复心衰,不得不冒风险来做手术。虽然结果还可以,我们还是建议病人发现房颤后应尽早治疗,早期治疗相对安全,疗效好,恢复快,而不是等到有很多并发症冒风险来做手术。

术前心电图

术前心超

与姚老太太出院前的合影

术后心电图

术后心超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避免体外循环的损伤,非体外外科微创房颤消融也得到长足发展,双侧开胸小切口左房后壁BOX消融术,这个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做到左房后壁连续透壁隔离的消融技术。而左房肺静脉开口是房颤异位起搏点的主要部位。这个技术对持续性房颤消融的5年有效率达到80%,在术中外科医生可以同期夹闭左心耳,消除房颤的另外一个严重并发症-血栓栓塞的来源。即使少部分患者没有取得满意疗效,残余的异位起搏点经导管消融也很容易消除。
本文是朱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