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俯卧位磁共振成像检测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终丝(JNS经典文献翻译学习)
摘要:没有解剖证据显示圆锥尾侧移位且终丝正常的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OTCS)的病理生理学很难理解。因此,OTCS的诊断往往很困难。作者假设,如果终丝缺乏弹性,那么OCTS患者俯卧位时终丝的后侧移位可能会变得明显,他们研究了俯卧位MRI的发现。14例OTCS患者和1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2加权轴向MRI检查,患者在平桌上俯卧位。在每一个轴位视图上,测量蛛网膜下腔前后端之间的距离(A)、蛛网膜下腔后端与终丝之间的距离(B)、蛛网膜下腔后端与马尾最背侧神经之间的距离(C)、蛛网膜下腔后端与最腹侧神经之间的距离(D)。以A / B (TF = B/A)、A / C (DN = C/A)、A / D (VN = D/A)的比值计算末梢丝、最背侧神经和最腹侧神经的位置比。患者在手术显微镜的帮助下进行终丝的切片。在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获得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在俯卧位轴向MRI上,所有OTCS患者的终丝均从马尾分离,并在蛛网膜下腔尾端移至后侧。蛛网膜下腔马尾神经的位置向腹侧移位。OTCS组在L3-4、L-4、L4-5和L-5水平的T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之下,OTCS组在L-2、L2-3、L-3、L3-4、L-4、L4-5、S-1水平上的DN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在L2-3、L-3、L3-4、L-4、L4-5、L5-S1水平上的VN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中收集切片进行组织学评估,提示终丝纤维弹性下降。在所有患者的门诊随访中观察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的改善。作者采用俯卧位进行MRI检查的新方法显示,OTCS患者的终丝明显位于后方,而马尾位于前方,这表明终丝和马尾之间存在弹性差异。
介绍:
由于终丝过紧而引起的脊髓栓系综合征可以影响成人和儿童是众所周知的。TCS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由增厚的终丝牵拉脊髓的下端。这种对圆锥的牵拉导致血流减少和氧化代谢降低,这可能导致TCS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脊髓栓系综合征通常与脊髓圆锥尾侧移位有关,其圆锥尖位于L-2椎体水平以下。最近,没有圆锥尾部移位的TCS概念被提出。Khoury等报道了31例OTCS患儿的尿动力学异常,对保守治疗无反应。这些患者的影像学显示骨性隐裂,但圆锥位置正常。从那时起,脊髓圆锥处于正常位置的OTCS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没有解剖证据的圆锥尾侧移位和终丝外观正常的OTCS的病理生理学是很难理解的。最近的研究检查了OTCS患者的终丝,结果显示与正常的终丝相比,有多余的纤维组织和脂肪。这些结果表明,这些组织学特征可能反映了终丝内弹性下降,导致在其他正常生理条件下对下圆锥的栓系效应。与这些发现一致的是,另一项研究报道了TCS患者MRI上终丝的后侧移位。因此,我们假设,如果OTCS患者存在终丝无弹性,患者俯卧位时后移位可能会变得突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俯卧位OTCS患者的MRI表现。
讨论:
我们的结果显示,在OTCS患者俯卧MRI上,终丝点在L3-4、L4、L4 -5和L-5水平处明显位于后方。相反,与对照组相比,背侧和腹侧神经明显位于前方。在轴向MRI上,这种排列表现为“日出”。这些结果提示OTCS患者的终丝和马尾之间存在弹性差异。一些作者报道了OTCS患者的手术解栓效果。
此前的两项研究报告称,OTCS患者终丝的组织学检查显示,与正常终丝相比,纤维结缔组织和脂肪过多。他们的结论是,组织学特征可能反映了终丝内弹性下降,导致对下圆锥的栓系效应。因此,OTCS可能是由于在正常的圆锥位置内异常地栓住圆锥的终丝弹性不足引起的。在我们的患者中,我们观察到与以往报道相似的手术结果和组织学结果,以及终丝和马尾之间的弹性差异。
声明:上述知识点为本人通过文献阅读归纳、翻译而来,非本人原创观点。
本文是韩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