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时直肠内有粪便吗?

直肠是直的吗

大肠的家族

生产粪便也是严格按照一定流程的

思念是一朵浅黄色的菊花,我在里头,你在哪头
直肠还真的不是直的,侧面看有两道弯,正面看有三道弯,直肠长度约12一15厘米,上端连接乙状结肠,下端与肛管相连,直肠壁从内到外,分别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部分浆膜四层。
直肠主要有什么功能?
1.排便功能:正常人的直肠中一般没有粪便,随着肠子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当达到一定量时,压迫直肠壁引起神经冲动上传到大脑产生便意,这时候根据周围环境,决定是否继续将粪便推出肛门。
2.吸收功能:直肠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
3.分泌及免疫功能:直肠的黏膜层中含有腺体,分泌粘液,除润滑肠道,有利于排便,还是肠道第一道防线。直肠的黏膜下层中含有淋巴小结,能起到防御外来细菌和病毒作用。
直肠内平时到底有没有粪便?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粪便在肠道内,随肠子蠕动推进和排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常人平时直肠内是空虚的,没有粪便,当肠子蠕动将粪便推到直肠,一直到粪便数量足够产生便意,在排出体外前,直肠内都是有粪便的。有研究报导,粪便在直肠内积累足够的数量,产生便意排出体外需要在直肠内停留两到三个小时,换句话说,如果每天排便一次,那么直肠内每天大约两到三个小时,有数量不等的粪便。
在当今所谓文明的社会中情况往往不是这个样子。如果有了便意,也就是说,直肠内有足够产生便意的粪便,你不一定能马上找到允许排便的地方,主要指厕所,这个时候,成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憋着,憋着的结果就是让粪便在直肠内多“飞”一会儿,但是憋着的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问题,直肠便意敏感性就会变弱,以后产生便意可能会需要更多的粪便刺激。这样的结果会导致粪便在直肠内停留的时间更加延长。有人说,这时有部分粪便可返回到乙状结肠,但总体上粪便停留直肠内时间会越来越长。
大量的研究指出,有便意的时候没有及时排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的时间延长是引起排便困难的主要原因,这个原因也叫文明化原因,社会越文明这个原因越起主导作用。
我在《生命的安全提醒:千万不要忽视》一文中说到,有饥饿感必须及时进食,有便意必须及时排便,这是生命给自己留出一段安全提醒时间,这安全是指保养生存功能要及时,不要老是错过。
本文是林国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