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耿化晓 三甲
耿化晓 主治医师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

儿童腺病毒感染诊疗

240人已读

文献追踪《儿童腺病毒感染诊疗规范2019》

1.腺病毒:双链DNA病毒,1953年发现,90多个基因型,A-G7个亚属;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膀胱炎、眼结膜炎、胃肠道疾病及脑炎等,主要B亚属(3、7、11、14、16、21等),重症感染以3型和7型多见,7B是南方流行的主要流行株。

2.部分患儿感染后症状重、肺外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可引起慢性起到疾病和肺疾病,如BO。

3.潜伏期3-21天,平均3-8天,急性期传染性强,依靠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好发于6M-5Y,其中2岁以下多见,患慢性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更容易发生重症(器官移植、HIV感染、原发性免疫缺陷等)

4.致病机制:病毒直接侵犯和免疫炎症反应。

5.临床表现:起病急,39℃以上高热,伴咳嗽、喘息,轻症7-11天恢复,重症患儿高热持续2-4周,稽留热多见,伴全身中毒症状,呼吸困难多于3-5天后出现,精神萎靡、激惹、烦躁、抽搐、呼吸困、发绀、心率增快、心音低钝、意识障碍等。严重可并发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皮下气肿、胃肠功能障碍、中毒性脑病、嗜血细胞综合征。

6.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增高,淋巴为主,CRP正常或升高,3型腺病毒感染CRP可明显增高,PCT一般正常在重症感染患儿可增高,7型可合并血小板减少、贫血、肝肾功能损伤。病原学检测: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抗原检测、PCR检测;必要时胸部X射线、胸部CT(肺气肿和多肺叶受累的肺实变,急性期双肺团簇样为主,向心性分布,一些患儿表现为大小气道炎症,包括充气不均匀、磨玻璃影、马赛克征、树芽征、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纵隔气肿等)

7.重症病例早期识别:A临床高位因素(慢性心肺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神经发育障碍和肌肉病变、早产儿和小于3月龄以下婴儿)B临床表现(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面色发灰、肝脏明显增大、低氧血症、持续喘息、肺部密集湿罗音和哮鸣音)C影像学改变(肺部隐影进展迅速,双肺实变病灶)D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血小板下降,中重度贫血,CRP和PCT增高,白蛋白降低,铁蛋白和LDH明显增高)。

8.治疗上;轻症自限性,对症处理;重症光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支气管镜、机械通气、血液净化、ECMO,保持气道通畅、氧疗、抑制过度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及时治疗嗜血细胞综合征,关于抗病毒治疗有争议,部分报道大剂量利巴韦林(30-40mg)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耿化晓
耿化晓 主治医师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