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耿化晓 三甲
耿化晓 主治医师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2人已读

今日专科门诊就诊1例5岁以上室上速发作,心慌为主要表现,无其他不适,首次发作1小时余自行缓解,第二次当地医院静推心律平后室上速转复窦性心律,第三次发作持续1小时左右就诊前自行转复,期间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后超声心动图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体表心电图未见预激波形,室上速考虑房室结双径路或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家属询问治疗方案?,病因是什么?有危险么?药物或者射频消融治疗,如何选择呢?

图片1.pn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儿科急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经刺激迷走神经或药物复律,大多可以转复,预后良好。婴儿期起病因发病隐匿,发作时时间长,可引起心功能不全,少部分儿童反复心动过速发作有引起心室扩大的风险。

SVT的病因包括哪些呢?据文献回归性报道,传导通路发育异常、心肌病、心肌炎、先心病、心脏疾病术后、药物中毒、遗传、心导管检查等,感染、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诱发发作。

小婴儿起病可表现为突然拒奶、气促、面色苍白、呕吐、多汗、烦躁哭闹、水肿,长时间发作超过24到48小时以上可诱发心力衰竭,年长儿(3岁以上)儿童表现为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发力、气促、腹部不适等,常因就诊及时不会发生心力衰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选择基于以下方面:危险度和家属意愿。危险度包括持续心动过速发作时间长引起心功能不全,发复发作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发作引起心脏扩大等情况,需要及时治疗。

发作期物理治疗:刺激迷走神经小婴儿可在面部放置冰袋大约10秒,大儿童可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呕吐或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Valsalva动作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使房室不应期延长,房室传导能力下降而起到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作用。改良Valsalva动作在标准Valsalva动作上做了调整,可将Valsalva动作的有效性从5%-20%提高到50%,并且该动作简单无创,家长也能在家操作。

图片2.png

改良Valsalva动作

发作期治疗药物包括:①普罗帕酮,1.0~1.5 mg/kg 加入10%葡萄糖中缓慢静脉推注,若无效,间隔20 min 重复使用1~2次,总剂量低于5 mg/kg,口服维持剂量 5 mg/(kg·次),q6~8h。②胺碘酮,2.5~5.0 mg/kg加 入10%葡萄糖中20 min内静脉点滴,如转律成功则以 5~15μg/(kg·min)维持,口服维持剂量5 mg/(kg·d)。③地高辛,口服,<2岁0.04~0.05 mg/kg;≥2岁 0.03~0.04 mg/kg,首剂为总量的1/3~1/2,余量分 2~3次,q6~8h,维持剂量为总量的1/4,q12 h。注意不同的个体对药物治疗反应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治疗情况酌情调整,复律困难的患儿可联合用药或者家用索他洛尔。

如合并心功能不全需给予限液、利尿、使用强心类药物治疗:静脉泵输注米力农注射液0.25~0.50 μg/(kg·min),维持5~10 d;多巴酚丁胺4~10 μg/(kg·min),维持5~10 d;洋地黄:西地兰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0.02~0.04 mg/kg,分3次在24 h内快速饱和,维持期0.005~0.01 mg/(kg·d),分2次静脉推注,或改为等量地高辛口服,洋地黄同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其他的治疗方式:

①同步电复律:涂导电膏后两电极分别置于右锁骨下区和心尖部,电量0.5~1.0 J/kg。

②食管调博:用心脏刺激仪和8导生理记录仪,将电极自鼻孔或口腔送入食管。通过食管心电图记录到大双相的心房波,以高 于PSVT 20~40 次/min S1Sl刺激方法终止心动过速。

③射频消融术:对反复发作者;伴Ⅰ类及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者或家属治疗医院强烈,可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

图片3.png

耿化晓
耿化晓 主治医师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