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高血压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年》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首位,每5例死亡中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2021《Hypertension》报道了北京阜外医院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评估中国6个中心的12-17岁在校青少年的高血压患病率,并确定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共纳入42025名参与者,平均年龄14.7±1.5岁。其中男性20857人(49.6%),城镇居民26323人(62.6%)。超重6305人(15.0%),肥胖4832人(11.5%),对全国青少年人群的年龄和性别分布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初诊患病率为18.6% (95%CI 17.3%-20.0%)。3次就诊后确诊青少年高血压粗患病率为5.9% (n=951 [95%CI 5.5%-6.2%]),标化患病率为5.9% (95%CI 4.7%-7.2%)。
儿童高血压都有哪些症状呢?
高血压的症状均为非特异性的,轻度高血压患儿常无明显症状,血压较高时引起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眩晕、耳鸣,还可以因靶器官反应不同出现多汗、心率增快、胸痛、呼吸困难、视力下降等,严重时可因高血压脑病引起共济失调、抽搐、昏迷、偏瘫等。

如何确诊儿童高血压呢?
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位于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百分位儿童血压水平的第90到第95百分位之间(90th~95th),或血压 >120/80mmHg,为儿童高血压前期;
儿童收缩压或舒张压在至少3次间隔测量情况下达到同年龄、性别和身高的95百分位或以上,则诊断为高血压。
简化公式:婴幼儿 SBP>100/60mmHg,学龄前儿童 SBP> 110/70mmHg ,学龄期儿童SBP> 120/80mmHg ,12-17岁以上者 SBP> 130/85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诊断儿童高血压需要规范的血压测量
选择血压计标准:3岁以内的选择电子血压计,3岁以上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血压计。根据患儿上臂大小选择合适袖带。袖带气囊长度应为上壁周长80-100%,宽度至少锁骨肩峰至尺骨鹰嘴中点处周长的40%,宽度/长度比1:2。

测量前准备:测量前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禁止吸烟、饮酒、咖啡,排空膀胱,不服用影响血压药物,儿童坐位,婴幼儿仰卧位,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选择钟式听诊器,右上肢血压测量时上臂位和心脏同一水平位置。应测量两次,平均值,如读数相差超过5mmHg,重复1次。

儿童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
儿童高血压分为(1)原发性高血压和(2)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无明确的潜在原因,约占20%,而继发性高血压可明确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治疗原发病有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约占80%,继发性高血压中60-70%肾脏病变,其他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和中度等占25%。
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涉及多因素,遗传、生理特征和环境暴露均有影响。与成人一样,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过度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不健康饮食(常吃较咸的食物或加工食品、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缺乏锻炼、睡眠模式紊乱(睡眠质量差、睡眠中断和睡眠时间短)等。此外,环境暴露(如空气污染)、低出生体重可能也很重要。

儿童高血压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关于儿童与青少年HTN的治疗,最新的指南一致认为,应从非药物干预开始。建议先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

若患儿出现①症状性高血压 ;②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③2级高血压;④血压>第90个百分位伴有1型或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心力衰竭 ;⑤1级高血压无靶器官损害,非药物治疗(持续超过6个月)血压仍高,以及对生活方式改变无反应的情况,则应开始药物治疗。
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目前批准用于儿科的大多数降压药仅限于6岁及以上儿童使用。在选择特定药物时,疗效和患儿反应是很重要的。然而,在选择抗高血压治疗开始之前,考虑潜在的不良反应同样至关重要。

儿童高血压的低盐低脂饮食及运动处方
运动方案:每周≥3d、每次持续1段时间30-45min或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可使收缩压5-17mmHg,舒张压下降2-10mmHg。
饮食疗法:每日摄入钠盐低于1.2g/d(4-8岁),增加钾摄入;以蔬菜、水果、低脂奶、富含纤维素的全谷物、植物来源蛋白质,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
控制体重:成人正常体重指数18.5-23.9kg/m2,男性腰围小于90cm,女性腰围小于85cm。
其他:严禁吸烟、饮酒;减轻心理压力。
儿童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对有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儿童,治疗目标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和/ 或ABPM <95百分位或<90百分位。
(1)诊室血压治疗目标值是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95百分位。ABPM 的目标值是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95百分位。
(2)对于有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的患儿,降压目标值是(收缩压和舒张压)<90百分位。
儿童高血压如何随访呢?
家庭监测:就诊前连续7天,每日早晚测量,如服药期间:每日服药前和饭前测量,每次2遍,间隔1分钟。
高血压门诊长期随访:血压控制未达标的患儿需每2-4周定期复诊至血压达标,随访血压、生活方式评估、服药情况、药物调整。对于血压控制达标的患儿可间隔3月复诊,根据并且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脂、血糖、心电图,必要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尿白蛋白/肌酐、胸片、眼底检查。
本文是耿化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