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心远
李心远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仁医院 神经外科

脑血管病

117人已读

据统计在我国平均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且每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卒中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救治,将留下严重的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冬季更是脑卒中高发季节。专家指出,脑梗、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防治重于抢救,如何在发生前提高警惕,及时筛查并治疗是预防最关键的地方。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俗称为脑中风。


脑卒中主要类型:

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出血性脑卒中:自发性脑出血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年龄和性别:脑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长一倍;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近年来中青年患脑血管病的比率逐年增加。②家族倾向:家族中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史的脑卒中发病率显著增加。③高血压病;④糖尿病;⑤心脏病:包括各种类型心脏病⑥高脂血症和肥胖;⑦吸烟和酗酒; ⑧血液流变学异常


诱发因素:

1.年高衰老时。据调查,在41岁之前很少发生缺血性中风,52岁之后有14。5%的可能性,63岁之后有50%的危险性,若进入74岁之后则有88%的可能性,而在85岁以上近90%可能会发生中风。

2.情绪波动时。情绪波动剧烈,特别是过于兴奋、大怒、狂喜时。

3.气候突变时。冬季最多,寒冷致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血流缓慢,其次是秋末、春初气候交换时期,夏季气温超过34摄氏度出汗过多、供水不足、血液粘稠时,都是中风高发期。

4.劳累时。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过于劳累时。

5.暴饮暴食时。节假日亲友聚餐与赴宴时,暴饮暴食、吸烟、饮酒过量时。

6.早晨起床时。睡醒之时,交感神经与肾上腺兴奋,血压上升。加之一夜睡眠,体液丢失,血液变得粘稠,大脑供血不足,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7.降压不当时。特别是患有脑动脉硬化和脑动脉狭窄时,降压过快,导致脑血流量不足血流缓慢,则易诱发缺血性中风。

8.仰脖与猛回头时。因脑动脉硬化,突然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所致。

9.洗澡水温过高时。易导致血压升高,或因出汗过多血液浓缩粘稠引起发病。

10.便秘用力过猛时。排便时屏气用力,腹压增加,会使血压猛升。

11.精神压力过大时。精神压力过大,精神紧张,超负荷工作,睡眠减少,易致血压波动引起发病。

发病时相关症状:

发病时常有以下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流涎、口齿不清、偏身乏力甚至意识不清,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往往预示着脑卒中的来临,应积极到医院求治,不可延误病情。


治疗原则:

缺血性脑卒中: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6小时内可以选择微创介入动脉取栓术治疗,术中通过脑血管造影直接发现血栓堵塞的血管及血栓的位置,将血栓取出,恢复血管通畅。因此对于怀疑脑卒中的患者应尽早就诊,早期恢复脑组织血流供应。

病例:王大爷,日常热爱健身,平时没有不良嗜好,身体状况良好,这日在家中突然摔倒,左侧手脚没有力气,自己无法站起来,家人发现后送至我院,询问病史发病已有2小时,既往体健,3月前发现房颤,但是没有进一步治疗。评估该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头颅CT提示:颅内未发现明显出血。脑血管CT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闭塞。颅内没有出血排除出血性脑卒中,右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闭塞,考虑房颤引起的血栓脱落,堵塞大脑中动脉,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即刻急诊在全麻下行动脉取栓术,术前可以看出明显的右侧颈内动脉闭塞,然后使用取栓器械,取出血栓,术后右侧颈内动脉血管通畅,肢体乏力好转。


头颅CT:颅内未发现明显出血,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脑血管CTA:右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闭塞,考虑缺血性脑卒中


术前右侧颈内动脉堵塞


术后右侧颈内动脉血管通畅

病例:刘阿姨,65岁,平时有高血压,口服降压药,控制良好,偶有便秘。这日刘阿姨去上厕所,半个小时过去,家人发现还没出来,敲门无人应答,开门进去发现,人摔倒在地,立刻送至我院,急诊行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进一步完善检查,脑血管造影提示:前交通动脉瘤。阿姨平时有便秘,考虑是排便时屏气用力,腹压增加,使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动脉瘤破裂,即刻在全麻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防治持续出血。术后阿姨意识清楚,对答切题,两周后康复出院。


头颅CT: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造影:前交通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术后

出血性脑卒中:⑴自发性脑内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由于血液流出血管,形成血肿破坏或挤压脑组织出现偏瘫、言语不清、昏迷等症状,对于出血量少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出血量大、压迫脑组织明显的应及时手术治疗,清除脑内血肿、出血点止血,缓解对脑组织的压迫、防治持续出血,抢救生命。

⑵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发病后应尽早明确病因,通过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或畸形血管的位置,然后手术切除畸形血管或者夹闭破裂的动脉瘤,清除血肿,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防治持续出血。

冬季气温骤降,由于寒冷的刺激,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对于那些原本就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就是雪上加霜,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病。冬季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摔跤,洗澡不宜过长,平时避免情绪激动,不要生气,当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流涎、口齿不清、偏身乏力甚至意识不清,及时医院就诊。

李心远
李心远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仁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