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那些可能会偷偷发生转移的肺结节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患者拿着肺CT报告单找到我,非常焦虑的跟我说:“医生,我这次报告单上写的多发磨玻璃结节,我肺结节随访有2年多了,以前都没报磨玻璃,这次写的磨玻璃,我上网查磨玻璃可能是恶性的,我这是转移了吗?”
在电脑上调出患者的肺CT影像,仔细的看了几遍,双肺仅是散在几处微小的磨玻璃密度影,大小约5-6mm,这种影像当然不可能是转移,患者的肺结节也没有太大问题,更多能帮到的她的可能也就是安慰了,这种情况每年复查肺CT随诊观察就可以了。
那么,什么样的肺结节可能会偷偷发生转移呢?临床工作中偶尔会遇到,下面这个病例是几年前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也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我把这个病例找出来,回顾一下不同之处。

右肺上叶分叶状实性结节,边缘毛糙,大小约1.6*1.5厘米

右下气管旁4组增大淋巴结,术后病理回报转移
患者,男,57岁,右肺上叶见分叶状结节,边缘毛糙,大小约1.6*1.5厘米,这是典型的恶性肿瘤表现,第一次见到这个片子就建议患者手术,我科里出门诊的医生几乎在门诊都看过这位患者,每次也都是耐心跟他沟通并建议手术,不仅如此,省内很多专家以及北京、上海的很多专家他都去挂号就诊过(这是1年后我才知道的,我还以为他早就把手术做完了呢),1年后他再次来到门诊时我问他为什么还没手术?他说对手术一直很恐惧,也不认为自已会得肿瘤,这次下定决心手术了,并选择到我们医院是因为他查了很多医生的资料,知道我们科任翼主任手术做的非常好,也信任这里,最后决定在这里手术。
手术很顺利,术中病理是浸润性腺癌,这是意料之中的,术后恢复的也很好,但术后病理回报4组淋巴结转移,术后分期直接到了IIIA期,好在术后基因检测结果有合适的靶向药可用,术后患者服用靶向药物,病情控制的很好。今天在整理这些材料的时侯我还给他打了个电话,知道他现在也都很好,定期复查中。
这个病例给我们提供的经验就是这种分叶状的实性结节,观察过程中结节本身可能没有太大变化,但可能通过淋巴系统偷偷的转移走了,所以,针对这种高危结节,如果很多胸外科医生都建议手术的话,还是应该早点儿把手术做了,毕竟现在基本都是微创手术,恢复很快,创伤也没那么大,不用过于恐惧。
本文是冯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