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复颈肩背部疼痛到底是不是颈椎病?如何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很多人都会有过颈肩背部疼痛的经历,多数可在短时间内自行改善,但部分病人颈肩背部会反复疼痛,甚至会加重,大家会有疑问,到底是不是颈椎病?其实大多数病人并不是颈椎病引起,而是颈肩部肌筋膜综合征。

一、什么是颈肩部肌筋膜综合征?
颈肩部肌筋膜综合征是指由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引起的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如下:
1、颈肩部肌筋膜综合征常表现为颈、肩、背部疼痛不适,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
2、颈部活动时有牵扯感和不适,但多无明显活动障碍,临床检查发现颈后、肩脾骨内上角、内缘、肩脾区常有多处压痛点,压痛区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按压痛点偶可引起枕、肩、臂部放射痛;
3、部分病人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不适;

颈肩部疼痛
二、病因及诱因
人在低头俯身位时,就会牵拉颈肩肌筋膜,长时间的牵拉容易引起颈肩肌筋膜退变,造成纤维弹性降低,以至肌肉活动时不能协调地同步伸缩,甚至不能回缩,肌肉可表现为条索状或结节状,在颈椎活动时,肌肉与筋膜两者就不断发生摩擦、牵扯,最终引起无菌性炎症;在过度劳累、受潮湿、受冷或受惊等诱发因素作用下,这种炎症会加重,造成局部水肿、粘连从而引起疼痛不适;简单点讲,把肌筋膜比作一条绳子,但现在打了结;

绳子打结
(一)病因:
- 急性软组织损伤后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导致软组织慢性劳损;
- 长时间伏案工作或游戏、不正确的姿势等导致软组织慢性劳损;
- 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引起发热的疾病;
- 气候变化,如寒冷潮湿;
- 过度劳累;
(二)诱因:
三、治疗方案
既然肌筋膜打结了,那我们就要想方设法把结打开。
(1)改变日常生活习惯:
- 选择正确的姿势:建议选择符合人体工效学设计的桌椅;使用电脑时上半身应保持颈部直立(可将电脑显示屏垫高);操作键盘或滑鼠,尽量使手腕保持水平姿势,避免肘关节悬空(建议前臂及肘关节全部放于桌面上);
- 选择合适的枕头:睡眠时使用的枕头的高度形状应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睡觉时不宜将枕部和颈项部悬空,习惯仰卧者,枕头高度为8~12cm,和自己一个拳头等高;习惯侧卧者,枕头高度建议与一个半拳头等高;
- 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娱乐时均应避免长期维持屈颈、扭头等同一姿势,超过约60分钟应作仰头、伸颈、点头等活动,可以减轻疲劳、避免发生颈部肌肉的损伤;
- 止痛药: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
- 解痉药:乙哌立松片、替扎尼定片等;
- 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膏、跌打损伤酒外用;
- 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等均可使痉挛肌肉松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症状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 理疗:主要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法和磁疗等;
- 居家锻炼:A:活动度练习(放松练习):自然坐位,颈部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活动;B:牵拉练习:用手做颈部肌肉的自我牵拉练习。颈部向左侧屈,左手经头顶上方触右耳帮助侧屈;还原。右侧同理;C:抗阻练习:两手手指交叉抱头,向前用力;同时,头后仰,互相抵抗,持续 5~8s 后放松。
- 运动锻炼:建议做能仰头的运动,如打羽毛球、游泳等。
(2)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中医治疗:中医针灸、中医推拿、中药外敷等治疗;
(5)封闭治疗:在痛点使用局麻药+激素类药物做定点封闭;
(6)小针刀或浮针:此两种方法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目前在临床应用尤其广泛,尤其浮针疗法,创伤极小、费用低,且治疗效果立竿见影(一般当场有效),大多数3-5次即可解决问题;
(7)功能锻炼:急性疼痛缓解后,开始颈部肌肉功能锻炼,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弹性,确保颈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少复发。
一般每日练习1次,每一动作重复4~10次;练习时动作宜平稳缓慢(如下图)。

A.活动度练习;B.牵拉练习;C.抗阻练习
四、小结
颈肩背痛很难熬,正确诊断很重要,及时干预效果好,用对方法疼痛跑;
注意:如颈肩部疼痛伴手脚麻木无力,建议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本文是李柯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