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血压多少算低?与高血压相比危害大吗?
高血压的危害我们大都知道,
但低血压的危害,您知道吗?
高血压需注意,
低血压也要警惕,
甚至一些高血压患者
也会出现低血压症状。
低血压,常见吗?
我国成年人慢性低血压发生率约为1.9%,女性高于男性,体重轻、身体虚弱的人易出现低血压。
低血压,有多低?
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临床诊断为低血压症。
因为老年人往往有血管硬化、狭窄,所以不少老年人在血压高于90/60毫米汞柱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低血压症状。

低血压,严重吗?
低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危害不可小觑。
可能导致眩晕、黑矇、眼花、心慌、面色苍白,甚至晕厥,进而导致摔伤,甚至引发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缺血症状。

低血压的诱因
多数老年人出现低血压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腹泻、流汗、呕吐、发热等导致身体明显缺水缺钠。
2、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可能因原有血压未准确评估(如诊室血压明显高于日常实际血压),或患者对降压药较为敏感,导致血压降得过低。
3、 非降压药物也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如某些抗帕金森病药物、抗抑郁药物、降糖药等。
4、 通过服药将血压控制平稳的高血压患者,因为改善生活习惯,如减重10%以上、戒烟、戒酒、锻炼、减少食盐摄入等,有时也会导致低血压症状。
5、 因服用了某些药物,而导致血压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当停用或减用药物时,血压也随之降低。
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药物有:某些止痛药、止咳药、激素类药物、抗癌药、降糖药(降糖药中既有升高血压的类型,也有降低血压的类型),以及某些中药。
6、 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能适应气温骤然升高,导致血压明显降低。如冬季去南方避寒的老年人。
当人体逐渐适应气温变化后,不少人的血压也会恢复至原先的水平。
这样做,远离低血压
1、警惕相关症状

2、日常生活需注意

3、做好自我处理
除了到医院就诊,出现低血压的症状还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式进行自我处理:
出现心慌、头晕或黑矇时,立即采取平卧位休息;
如果患者晕厥,家属应立即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患者一般可以很快苏醒。
假如不能一时纠正低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因此,重视高血压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低血压的危害,快把这些健康知识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吧。一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让血压回归正常阈值。
本文是刘尚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