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疮超级微创治疗-内镜下内痔套扎术
内镜下套扎治疗的适应证
(1)I-III度内痔伴有内痔相关症状(见内痔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2)I-III度内痔经饮食及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
(3)内痔手术后复发,肛门反复手术后不能再次手术。
(4)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的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
(5)不愿接受外科手术。
内镜下套扎治疗绝对禁忌证
(1)IV度内痔、混合痔及外痔。
(2)I-III度内痔伴有嵌顿、血栓、溃烂、感染等。
(3)伴有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内镜治疗。
(4)伴有肛感染性疾病及肛瘘等。
(5)炎症性肠病活动期。
(6)妊娠期妇女。
(7)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
内镜下套扎治疗相对禁忌证
(1)既往有低位直肠或肛门手术史
(2)既往有盆腔放疗史
(3)近期有反复硬化剂治疗史
(4)精神障碍病人
(5)伴有结直肠肿瘤病人
(6)褥期妇女(女性生产后的6-8周)
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
(1)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机理:
通过皮圈套扎,阻断其血液供给,造成痔核组织缺血坏死并脱落。套扎治疗对Ⅱ~Ⅲ度内痔的治疗效果优于硬化治疗,特别是川度内疗效更明显套扎方法:
(2)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方法:
内痔套扎需要掌握的原则:远离齿状线,避免不小心套扎皮肤引起疼痛及近期脱垂加重;摒弃消灭痔核主体的冲动,明确治疗痔病的目的;一般套扎3-5点即可,具体视痔核的大小,母痔、子痔的数量,脱垂的程度来判断套扎的部位和环数;对于较重的痔经套扎后痔核仍脱垂明显者,可垂直串联套扎改善脱垂症状;倒镜多点套扎后因套扎球的存在使视野受限,影响观察剩余内痔,故要先套扎最严重内痔(母痔),剩余不便观察内痔可正镜下补充套扎,对于伴有严重脱垂、套扎不理想的内痔可多次套扎。
1)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的部位:
痔核套扎、痔上黏膜套扎、痔核及痔上联合套扎。
2)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方式:
倒镜套扎和顺镜套扎,而反转倒镜时(使用胃镜)视野广阔,便于齿状线的辨认,能够看清痔体全貌且操作灵活,是推荐的操作方式。
3)对于I-II度内痔,治疗目标是肿大、出血或有脱垂的痔核,不应该套扎全部内痔,避兔过度治疗所致肛门关闭不全。
4)多点套扎需注意套扎部位的分布,建议从低位小痔核开始,然后逐步套扎高位的大痔核。
5)痔上黏膜套扎,根据外科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的原理,应用套扎器在脱垂明显的上方 2-3cm 处行环周多点错位套扎,可以改善内痔脱垂等症状。在行痔上套扎后,如果痔核依然较大和/或伴有脱垂,仍然可以对痔核再次套扎,以提高疗效,如果痔体不大但是有糜烂出血,还可在痔核行硬化剂注射。
(3)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注意事项:
1)内痔是人体的生理结构,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内痔症状,不是消灭内痔,因此不追求所谓的根治。
2)套扎时充分吸引至“满堂红”后释放套扎环并适当维持,防止脱环。
3)操作时在齿状线上方的黏膜区域进行,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4)对于脱垂严重的 III 度内痔,为取得更好的疗效,套扎治疗有时难以完全避开齿状线,术前需要和病人沟通。
(4)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术后处理:
1)半小时内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2)术后立即予复方角菜酸酯痔疮栓一枚肛门塞入。
3)禁食6小时后嘱患者低渣饮食;卧床休息3天,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4)适当给予缓泻剂或软化大便药物避免用力排便( 乳果糖口服溶液10ml 每日三次,持续 1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2月)。
5)术后疼痛可以使用消肿、止痛药物,一般1周左右痔核脱落,3~4周创面基本愈合。
内镜下内痔微创治疗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应适当休息,24小时内避免久坐、站,三天内避免用力大便,一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术后3天进食少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避免饮酒等。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患者或大便坚硬患者适当服用泻剂软化大便。
4、保持肛门清洁,勤清洗,健康人群无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5、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及肛周有慢性炎症患者,术后酌情应用抗菌素。
6、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该至少在术后5天后恢复服用。
7、术后疼痛明显时可考虑使用镇痛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常用的镇痛药。
内镜下内痔微创治疗术后并发症处理
1、术后出血:少量出血者,局部应用消炎止血软膏,套扎圈滑脱导致的大出血,需要急诊镜止血,严重者需要外科缝扎。
2、外痔血栓形成:局部消炎镇痛膏和坐浴,疼痛严重者可于痔局部涂抹含有麻醉镇痛成分的药物,如丁卡因及利多卡因等,伴血栓嵌顿者需要外科手术。
3、门部不适:肛门坠胀、疼痛、肛门水肿等症状可温水坐浴,症状严重者可使用外用治疗痔疮药物或止痛剂。
4、尿潴留:短暂尿潴留者,给予热水局部热敷,严重尿潴留者酌情导尿处理。
特殊人群内痔微创治疗
1、内痔合并免疫缺陷
由于免疫低下病人痔病治疗后出血风险高,愈合慢,术后感染风险大,不推荐采用外科治疗。相比之下,套扎和硬化等内镜下治疗是更加安全的治疗手段。因此推荐免疫缺陷病人采用内镜下套扎或硬化治疗。但可以确定的是,在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前,都应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2、妊娠期、产褥期内痔病人
保守疗法仍是对于妊娠期及产褥期内痔的一线治疗,因此推荐妊娠期及产褥期病人采用保守疗法(药物,坐浴,局部镇痛)缓解症状。
3、内痔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套扎不会增加服用华法林,氯吡格雷,非甾体类抗炎药的I-III 度内痔病人的术后出血风险,硬化剂注射不会增加持续抗血栓治疗病人的出血风险。因而内镜下治疗对于内痔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是相对安全的,但对于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内痔病人,一般避免行内镜下治疗,如仍要行内镜下治疗者,建议术前停药以避免风险。
4、内痔合并炎性肠病
目前尚无炎性肠病病人进行内镜下内痔治疗的明确指征,因此对于炎性肠病伴内痔的病人,应慎重考虑内镜下治疗的方案。
本文是芮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