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脑肿瘤为什么要做分子检测(基因检测)?
儿童脑肿瘤为什么要做分子检测(基因检测)?
十来年前,我自己刚刚独立开展儿童脑肿瘤的工作。那个时候,不管是我们邀请外国人来开会讲课还是参加或者旁听某些国际会议,经常看到听到这样的题目:脑肿瘤分层危险度分析和治疗方案、某某基因某某分子在某某脑肿瘤分层治疗中的作用等等,当时年幼无知(又傻又蠢),心里很不以为然,现在大牌的神经外科医生都不注重开刀了吗?这种题目不应该是内科医生关注的重点吗?因此,我刚刚接触到脑肿瘤分子检测时,也肯定是满不在乎的态度,这肯定是某些“科学家”为了科研搞出来的噱头,做个检测劳民伤财,花了这么多钱,有什么用?还不是要靠外科医生手术切除,然后传统放化疗才行?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我逐渐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尤其是儿童脑肿瘤进行分子检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WHO 中枢神经系统分类系统在分别在2016和2021版本的更新,儿童脑肿瘤分子检测的地位达到了历史性的高位。我仍然记得10年前,我冒昧地跑到血液科大佬的办公室,和国内知名教授探讨儿童脑肿瘤分子检测和相应化疗以及MDT(多学科团队)成立事宜。大佬和蔼可亲无架子,给了我如沐春风的感觉,但在专业问题上泼的却是冷水,“分子检测没什么用处,和我们临床诊断、术后化疗没什么关系!”我只好悻悻而归。但是结合自己的经历,我深刻了解到,观念改变和知识更新是需要时间的。万幸的是,我们很快成立了自己的MDT,在另一位血液科年轻大佬的带领下,儿童脑肿瘤的治疗进入了新的时代。
很抱歉,啰嗦了这么多还没进入正题(qian xi 太长)。那么,到底儿童脑肿瘤要不要做分子检测、分子检测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略微归纳了一下,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我好改正。
1. 诊断的需要。以前都说病理诊断是“金标准”,这里说的病理诊断一般是指HE染色和相关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细胞水平对脑肿瘤做出诊断。而2016年版WHO分类明确将分子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单纯细胞学的病理诊断是不足以确诊某种脑肿瘤的,或者说是诊断不完整的,一定要有其分子诊断。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加上分子诊断呢?因为分子诊断(检测)是基因(DNA)和染色体水平的检查,更加微观核心,代表了其遗传信息,也反映了肿瘤细胞的本质,更能体现肿瘤细胞增殖、突变和进化的能力。所以,目前来看,儿童脑肿瘤的诊断需要临床+病理+分子三类信息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诊断。另外,2021年版WHO分类中单独列出了儿童型胶质瘤的一类,与成年型的分子改变完全不同,成人中常见的诊断如胶质母细胞瘤目前已经不再应用于儿童。因此,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疾病是不可取的。
2. 治疗的需要。目前外科医生在儿童脑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大多数肿瘤都需要外科尽可能切除干净,起码也要有活检获取病理组织了解其组织和分子信息。但是儿童脑肿瘤的治疗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包括且不限于(放射科影像学检查、内科化疗、放疗科放疗、儿童保健科发育评估、神经内科癫痫类控制、眼科评估视力视野斜视、内分泌处理代谢内分泌激素等),(这里歪一句,非常鄙视那些只知道开刀的外科巨匠们,术后就把病人赶走不闻不问)。因此肿瘤的分子检查结果对于术后的治疗非常必要。比如:同样是低级别胶质瘤,有BRAF KIAA1549融合改变和BRAF V600E突变的根本不一样,(借用经常和我们讨论的St Jude医院Qaddoumi教授常说的一句话“It’s totally different!”),前者可以采用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案,而后者则需要更为积极的干预。再比如,最为成熟的目前是髓母细胞瘤四种分子分型,其中SHH型根据P53是否存在突变就可以存在完全不同的危险度,突变型需要更为激进的治疗方案。
3. 预后的需要。即使是同一种病理类型的肿瘤,如果分子结果不同,其预后也是不同的,甚至有的天壤之别。以往认为,髓母细胞瘤患儿的发病年龄是一种重要的预后因素,孩子越小预后也越差。经常有外地来就诊的孩子,只有一岁左右,后颅窝却长了一个七八公分的肿瘤,当地医生心地善良,由衷的委婉地劝说,算了,别治了,花了钱浪费了时间,最后都是人财两空。但是随着我们对此类肿瘤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某些亚型,比如小于3岁促结缔组织增生型的SHH型患儿,虽然肿瘤巨大,但5年生存率堪比最好的WNT亚型,而且有的中心甚至都不对这类患儿尽心放疗,依然预后良好。还有,这类孩子有的合并Gorlin综合征,不适合放疗,否则会引起继发性肿瘤。所以,儿童脑肿瘤的分子遗传特点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精准的信息,不轻言放弃,也不盲目乐观,为孩子选择更为合适和精准的治疗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分子通路的改变让科学家们能够寻找相应的抑制剂,也是现在如火如荼的靶向治疗,让更多无法手术预后极差的病例获得了新生。
4. 优生优育的需要。我想这一点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分子和基因的信息是可以遗传的。当然,大家完全不必谈虎色变,因为大多数患病孩子都是基因突变所致,很少是遗传于上一代的基因缺陷。少数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需要全家人检查,并进行遗传咨询,以保证下一代的健康。
暂时就想到这些,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打消家长的疑虑,积极地配合进行肿瘤分子检测。但目前分子检测的费用较高,不仅没有进入医保,而且尚未完全进入医院,但我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成本会越来越低,政府也会逐渐加大投入,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查的起,治得起,治得好!
杨波
SCMC 神经外科
2024-2-23 于病房
本文是杨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