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助长中医调,共赴春光向阳生!
一雪倾城,尘埃尽去,雪融春来,嫩芽初吐,苍山着绿,哪个生命不想在春天里生长呢?纵然到处还挂着冬的眷恋和不舍,但春是真的来了。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春天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在此期间恰当调理,可以让你的孩子悄悄拔尖。
一、春季助长调什么?
中医认为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肾、脾、肝密切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气足,则筋骨壮,骨骼的生长发育有赖于肾精的滋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脾健,则气血充足,肌肉充实。
肝藏血,在体合筋,肝血充足,则筋得其养。
所以中医春季助长,重在补肾、健脾、调肝,肾、脾、肝调和,则小儿生长发育正常。
中医认为矮身材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决定的,干预需要辨病结合辨证,对于一些有明确病因的疾病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等需要配合西医治疗,同时通过中医辨证,调整小儿脏腑功能的不足或偏颇,并结合营养、锻炼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干预。
2、 春季助长适宜哪些人群?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身高处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1.88SD),或低于两个标准差者(-2SD)。
偏矮身材是指身高在第25百分位数至第3百分位数之间的人群。
中医对于特发性矮小、营养性矮小、性早熟、小于胎龄儿的治疗有优势。“偏矮身材”的儿童更是我们中医关注的重点,此类儿童常伴一些症状,如发稀、面黄,纳食不佳,睡眠差,烦躁好动,大便干结或不成形、汗多、夜尿多,手足心热,口臭、厌食、积滞、反复易感等症状,表现出脏腑功能的不足或偏颇,需要中医的提前纠治,以免耽误生长发育的时机。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孩子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对于矮小症及偏矮身材的儿童,应该抓住春季助长的好时机!
三、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为矮小症或偏矮身材?
如果孩子在班级按高矮站队总是排在前四分之一,特别是前3名;3岁以下生长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前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的孩子。
四、中医助长的适宜技术有哪些?
中医适宜技术与中药内服相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不废外治”之说。省妇幼中医科根据脏腑理论及经络理论,特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儿春季助长中医适宜技术,包括:
1、助长贴:选用经典中药配方,制成外用膏药,贴敷于相应穴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调理肾肝脾,从而达到助长的目的。我科自2019年以来,应用助长贴5年,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患儿及家长反馈好。
2、足浴方: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用健脾、安神等中药进行足浴治疗,达到健脾胃,调睡眠、助生长的作用。
3、扶阳罐:扶阳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作用。
4、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能补肝益肾、健脾和胃、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容易生病的小儿可以加用小儿推拿调整脏腑,增强机体免疫力。
5、耳穴压豆:耳廓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通过刺激肝、脾、肾、内分泌等穴位,可以起到通经络,和气血,调理脏腑气机的作用。睡眠不佳者可加用耳穴养心安神,增进睡眠。
五、矮小孩子的生活调护有哪些?
1、保证营养均衡,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怎么“吃”很有讲究。通过中医四诊,准确判断孩子的体质类型,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选用健脾开胃、清肝除烦、温阳固本等药膳方,家长们可以选用新鲜的食材搭配相应的药膳方,为自己的孩子煲出一份美味健康的养生食谱。
2、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提倡在春天万物生发之际多运动,可以做一些拉升或者跳跃运动,增加户外活动时可,多晒太阳。
3、夜晚睡眠状态是生长激素分泌的关键时间点,因此睡眠对保证身体长高至关重要,尽量让孩子在晚上9点之前睡觉。
4、营造一个平和愉悦的家庭环境,不要经常打骂孩子,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
王晓敏,副主任医师,师承武汉中医名师胡成群教授,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儿科分会青年理事,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中西医结合专科分联盟常务委员、湖北省妇幼健康联盟中医专科联盟常务委员。
1、擅长领域:擅长运用中药及外治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肺炎、哮喘、积滞、肠系膜淋巴结炎、鼻炎、腺样体肥大、抽动症、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及病后体质调理等
2、门诊安排:周二、周三、周四、周六全天、周五下午、周日上午。
本文是王晓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