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晓龙
马晓龙 主治医师
航天中心医院 疼痛科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77人已读

概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Burger病,是由于肢体中、小动脉闭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而致肢体末端坏死,伴有剧烈疼痛的疾病。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动脉壁器质性病变和血管挛缩引起肢体缺血号发病的重要因素,可能与长期吸烟、肢体受寒、受冻、性激素分泌、外伤、血液黏度增高、遗传及精神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一)疼痛疾病早期仅在行走时小腿和足部疼痛、麻木及酸胀感,休息后很快缓解,再行走又出现疼痛而影响行走,即为间歇性跛行。患者的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部分患者可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随病情进展,疼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疼痛剧烈,不能入睡,抬高患肢时疼痛加重,下垂时疼痛减轻,有时患者将患肢下垂于床旁,以减轻疼痛。(二)肢体营养障碍肢体长期慢性缺血引起肢体营养障碍,可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紫红,汗毛脱落,肌肉松弛或萎缩,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等。(三)组织坏死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肢端严重缺血,可发生溃疡或坏疽。常从趾末端或趾甲旁开始,随病程进展可累及整个趾。(四)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为本病首选检查,采用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显示下肢动脉的形态、管径和流速等。(五)肢体电阻抗图患肢可出现峰值波幅降低,降支下降速度缓慢。该检查较间接,准确性不如血管超声。(六)温测定和热像图 患者可有皮温降低。(七)动脉造影 为创伤性检查,需要插管进行造影。可确定动脉阻塞部位、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

诊断要点:1.多发于 20~40岁的男性,有吸烟史,多数有受寒、潮湿史。2.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初期为行走时小腿和足部疼痛,有进行性间歇性跛行,严重者疼痛剧烈而持续,夜间尤甚,形成静息痛。3.慢性缺血性症状如麻木、怕冷、苍白、淤血等。4.Burger 试验阳性 即患者仰卧,患肢抬高45°,持续3分钟,患者皮肤出现苍白或蜡黄,患肢疼痛、麻木感;然后让患者坐起,患肢下垂于床旁,足部皮肤逐渐出现潮红或斑块状发绀,提示下肢有严重循环障碍及供血不足。5.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常消失或减弱。6.近半数患者早期出现或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7.严重者后期出现肢端坏疽和溃疡。8.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流测定可显示病变动脉形态改变、血腔狭窄或闭塞、血流速度异常。9.动脉造影检查可明确肢体动脉阻塞及侧支循环情况。

治疗方案及原则疗方案及原则:指导患者戒烟,保持四肢卫生,适当保暖,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并适当活动肢体,改善血液循环。(二)药物治疗血管舒缓素10U,每日30~90U;妥拉苏林(妥拉唑啉)25~50mg,每日4~6次;烟酸50~100mg,每日3次;罂粟碱30~60mg,每日3次;前列腺素动脉或静脉注射;654-2,1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每日1~2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疼痛剧烈者,需。使用适当的镇痛、镇静药物。(三)溶栓治疗如有血栓形成者可考虑尿激酶或t-PA溶栓治疗。(四)抗生素并发溃疡感染者,及时应用抗生素。(五)神经阻滞1.局部阻滞 如环跳、肌膜腔内、股动脉周围阻滞。2.腰交感神经阻滞可选L2、L5、L4、腰交感神经节用乙醇或酚甘油行损性阻滞。效果良好,很少有复发的病例。3.脊神经阻滞 可根据情况选用患侧的坐骨神经阻滞、胫神经阻滞等。4.硬脊膜外腔阻滞可在硬膜外间隙置入导管,经镇痛泵连续给药。多用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必要时可用神经破坏药如乙醇、苯酚甘油溶液等。5.局部处理有干性坏疽时,应保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出现溃烂时应按时换药,或用去腐生新中药,或有效抗生素湿敷,界限清楚的坏死组织、则应将其去除。6.外科手术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慎重选用手术治疗,如腰交感神经切除、动脉内膜剥除、截趾或截肢术。

马晓龙
马晓龙 主治医师
航天中心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