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肋间神经痛的科普
肋间神经痛是一种沿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综合征,其特点为疼痛常由后向前,沿相应的肋间隙放射呈半环形,多为单侧受累,也可以双侧同时受累。以下是对肋间神经痛的详细科普:
一、定义与病因
定义: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从背部沿肋间向胸腹前壁放射,呈半环状分布的疼痛。它属于患者的主观症状,多由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受损害所致。
病因:肋间神经痛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胸椎椎间盘退变性突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和骨化等导致神经通道狭窄变形,进而引起肋间神经炎症;此外,胸椎结核、胸椎骨折或脱位、脊椎或脊髓肿瘤、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肋骨、纵隔、胸膜病变等也可能导致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性肋间神经痛常表现为剧烈疼痛。
二、临床表现
症状:肋间神经痛的主要症状为胸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且疼痛常沿肋间神经放射。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往往会加重。查体时,可发现胸椎棘突、棘突间或椎旁有压痛和叩痛,少数患者沿肋间有压痛,受累神经支配区可有感觉异常。
分布区域:疼痛通常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放射,多为单侧受累,也可双侧同时受累。
三、诊断与治疗
诊断:肋间神经痛的诊断主要依据疼痛的特征分布及原发病灶的确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胸部CT、胸椎MRI等),可明确诊断并找出病因。
治疗:治疗应针对引起肋间神经痛的病因进行。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普瑞巴林等)缓解症状;同时,可采用局部热敷、贴敷膏药等理疗方法辅助治疗。此外,针对原发病灶的治疗也至关重要,如胸椎结核需进行抗结核治疗,胸椎骨折或脱位需进行复位固定等。
四、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诱发因素:肋间神经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咳嗽、打喷嚏等可能诱发疼痛的因素。
保持良好姿势:坐位工作者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导致胸椎及肋骨受压。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暴躁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减轻疼痛。
定期检查:对于长期患有肋间神经痛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肋间神经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疼痛综合征其病因多样且症状明显。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是马晓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