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眩晕科普第六期:突发性耳聋伴眩晕

图片来源网络
眩晕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年龄段,症状多种 多样:有的视物天旋地转,可持续数秒、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甚至几天;有的自感自身旋转、不稳感;有的伴有恶心、呕吐;有的伴有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等症状。可引起急性眩晕的病种也是复杂多样: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短暂缺血发作、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等等。
其中, 有一种眩晕可伴有听力突然剧烈下降,它就是突发性耳聋伴头晕。 有的患者在病程中只关注了眩晕的症状,而忽略了耳部的症状,比如:一侧耳朵突然耳鸣、耳闷、耳堵,甚至听力明显下降,从而错过最佳挽救听力的时机。因此这种急性眩晕,在尽快排除高危眩晕(比如: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后循环缺血和肿瘤等)以后,需要警惕是不是还有听力下降 。
突发性耳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 20dBHL 。常见的病因有: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常见的诱因有:过度疲劳,精神刺激及心理压力,饮食因素,季节性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中伴有眩晕或头晕症状的患者约 30 %,预后要比不伴眩晕的患者差,且治疗是有时间窗口,越早进行治疗 , 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图片来源网络
突发性耳聋为什么会伴有眩晕?
突发性耳聋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出现病毒感染以后可能会累及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等重要结构,导致突发性耳聋患者同时伴有头晕的症状;也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比如内耳微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内耳出血、血管痉挛等,会导致耳蜗以及前庭缺血缺氧,从而出现突聋伴头晕的症状;也有可能是内耳出现缺氧缺血症状后,椭圆囊内的耳石膜易出现变性及老化,引起耳石易脱落,从而继发耳石症。

图片来源网络
突发性耳聋伴晕怎么办呢?
如果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耳鸣伴眩晕等症状,要及时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医哦!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预后要比突发性耳聋不伴眩晕差,尽早就医是关键。
- 可以这么做:
- 突聋伴眩晕,应快速寻找可以依靠的地方或者躺下。
- 如果正在骑车或者驾驶车辆时,出现突聋伴眩晕时,应立即寻找安全的地方停靠。
- 请不要这么做,有可能会影响疾病的诊治:
- 抽烟、喝酒、熬夜。
- 去嘈杂的地方。耳聋伴眩晕如何治疗呢?
- 一般采取药物治疗:( 急性期、亚急性期推荐药物治疗 )
- 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避免发病或者复发:
- 规律锻炼,调整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
- 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及熬夜等生活不良习惯 。
- 避免噪声及大音量刺激,注意保护健侧听力。
- 积极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低所致内耳供血不足。
- 健康饮食,少吃高胆固醇、高糖、高盐的食物。
-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糖皮质激素抗炎、消肿,根据具体病情可选静脉输液、耳后注射或鼓室注射不同途径;
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
营养神经药物改善内耳微循环,营养神经;
降低纤维蛋白原药物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内耳微循环;
抗眩晕药物治疗,比如: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等。
药物治疗只是一方面,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当急性发作期过后,进入亚急性或者稳定期后,如果仍有不稳感,可以做前庭康复训练或者口服促进前庭功能代偿的药物;如果听力未完全恢复,可以后期考虑配助听器,以提高听力,便于与人交流。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如何预防呢?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