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急腹症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临床表现的腹部疾病的总称,一般由腹腔脏器和血管的病变导致,特点是起病急,表现多样,进展快,病情重,需要紧急处理。
一、类型
根据病因,急腹症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空腔脏器病变:发生在腹部空腔脏器如胃、十二指肠等脏器的病变。
实质脏器病变:发生在腹部实质性脏器如肝脏、脾脏等的病变。
血管病变:腹部各脏器血管导致的病变。
二、病因
病因主要包括腹部脏器病变及血管病变两方面。
脏器病变包括空腔及实质脏器的破裂、梗阻、炎症等。
血管病变则包括动脉破裂、血管内血栓形成及栓塞。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剧烈运动常作为急腹症的诱因。
三、具体分析
引起急腹症的原因有很多,针对病因不同,其处理方式也有很大区别,下面介绍一些常见和危机的情况。
1、穿孔
穿孔引起的急腹症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阑尾穿孔、胃癌或结直肠癌穿孔、小肠憩室穿孔等等。
脏器穿孔的常见症状以持续性腹痛、腹膜刺激征和气腹多见。以胃、十二指肠多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如刀割样,始于上腹部并迅速扩散到全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而呈“板状腹”。
治疗主要是通过胃肠减压,抗生素控制感染,待溃疡穿孔自行闭合,腹腔渗液自行吸收。
手术方法包括单纯穿孔缝合术以及彻底性溃疡手术。
2、梗阻
引起急腹症的梗阻性疾病包括幽门梗阻、小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胃肠道肿瘤或炎症性肠病引起的梗阻。
常见表现为阵发性腹绞痛、食欲减退、便秘、呕吐、无法排便或排气、腹胀等,若发生坏死则可见持续性腹痛。
一般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胃肠减压以及防治感染。
手术方法包括粘连松解术、肠套叠或肠扭转复位术、肠切除肠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造口或肠外置术等。
3、炎症
炎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等。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的主要表现为腹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典型的腹痛开始时多在脐周或上腹,偶尔为阵发性的,经过几小时至十几小时,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阑尾所在部位,约70%-80%的患者具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也有患者会在发病初起时就出现右下腹痛。
急性阑尾炎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避免进展到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方法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药物治疗可以使急性炎症消退,但约有40%的患者会复发,最终需要手术切除。
(2)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疼痛可放射到右肩、背部,多在饱餐后、进食油腻后以及夜间发作,患者还常有轻度至中度发热。
急性胆囊炎治疗以手术为主,急性期需禁食、抗感染、镇痛、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衡等治疗。
(3)急性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病因较多,其表现主要为急性腹痛,可遍及全腹,疼痛多剧烈,常伴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
急性腹膜炎在治疗上需明确具体病因,针对不痛情况采取控制感染、腹腔灌洗、胃肠引流、呼吸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手术等方法。
(4)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是腹部、恶心、呕吐、腹胀及发热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伴有低血压或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率较高。疼痛表现为突发性,程度不一,呈持续性,多在中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束带状,弯腰抱膝或前倾坐位可能会减轻疼痛。
一般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吸氧、营养支持等。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建议尽早给于肠内营养。可通过治疗胆道疾病以及降低血脂等手段解除病因,如存在胆道梗阻,应尽早解除梗阻。手术治疗较少应用,方式包括经皮穿刺引流、内镜下微创治疗以及开放手术等。
4、出血
出血主要包括胃肠道出血、脏器出血以及血管出血。
(1)胃肠道出血
胃肠道出血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溃疡出血、肿瘤出血以及血管出血。
胃肠道溃疡的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胃、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胃溃疡腹痛多发生于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之内,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时上腹痛。
肿瘤出血多为胃癌、肠癌破裂引起,可见腹痛、贫血、厌食、体重下降等症状。
胃肠道血管出血一般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继发于肝硬化、肝癌,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贫血、休克,以及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皮肤巩膜黄疸、腹水等肝脏疾病表现。
胃肠道出血均可出现呕血以及便血,以便血最为常见。
治疗上以止血为主,若出血量小,如溃疡性出血,可与止酸、止血药物治疗;若出血出血量大,如肿瘤、血管破裂出血,需紧急止血,如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奇静脉断流手术、分流术、套扎术等。
(2)脏器出血
脏器出血包括肝破裂和脾破裂,主要因外伤引起。
肝破裂轻度者可仅有右上腹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肝浊音界扩大;严重者可表现为出血性休克,因血液、胆汁流入腹腔、腹膜刺激症较明显,有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腹穿可抽出混有胆汁的血液。偶尔血液经胆道进入消化道,可出现呕血或柏油便。
肝破裂一般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应用止痛药、止血剂及抗菌素,开放性损伤时应先用清洁布料填塞和包扎止血。手术治疗一般需开腹手术止血。
脾破裂主要表现为腹痛、休克症状为主。有时因血液刺激左侧膈肌而有左肩牵涉痛,深呼吸时这种牵涉痛加重,此即克尔征。出血量少而慢者症状轻微,除左上腹轻度疼痛外无其他明显症状。
脾破裂一般需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为“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
根据“脾脏损伤程度分级”相应的治疗方案为
Ⅰ级:非手术治疗,粘合凝固止血,缝合修补术;
Ⅱ级:缝合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破裂捆扎术,脾动脉结扎,全脾切除术;
Ⅲ级:脾部分切除术,脾动脉结扎,全脾切除术;
Ⅳ级:全脾切除术。
5、其他
(1)腹主动脉瘤破裂
腹主动脉瘤破裂是急腹症的少见病因,但是一般出现则病情凶险。
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腹痛或背痛,严重的低血压,双侧侧腹壁的瘀斑,瘀斑可进一步蔓延至会阴部。破裂破向腹腔,患者可因失血性休克,或心肌缺血而死亡。有时破裂还可破入周边肠管,形成主动脉-十二指肠痿,进而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可表现为呕血和便血。
一旦发现破裂需尽快行手术止血。
(2)肠系膜血管血栓
可继发与多种疾病,初期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数日或数周后可出现突发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腹泻和血水样便。可见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常伴有发热。
一般治疗为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凝治疗。疑有肠坏死时,应立即剖腹探查,将坏死肠管连同含有静脉血栓的全部系膜切除。
本文是王亚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