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胃瘫
胃瘫即胃轻瘫综合征,也称胃轻瘫,是在无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发生可消化的固体食物胃排空客观延迟的综合征。胃瘫属于胃排空障碍的一种,胃排空障碍包括胃排空延迟以及胃排空加速。胃排空障碍又包括机械性梗阻引起的排空障碍以及无机械性梗阻引起的排空障碍,无机械性梗阻引起的排空障碍也就是胃轻瘫。
1、症状
胃瘫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早饱、嗳气、餐后持续上腹部饱满、上腹痛等,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营养不良。
2、分类
胃瘫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胃轻瘫即原因尚不十分明确的胃轻瘫;继发性胃轻瘫是病因明确的一类,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者因素。
按病程分为急性与慢性。
3、病因
胃瘫属于胃动力障碍性疾病,病因很多。
急性胃轻瘫多由电解质素乱、酮症酸中毒、全身感染或急性腹部外伤引起。慢性胃轻瘫的主要病因则为特发性、糖尿病及腹部手术。
特发性胃轻瘫是最常见的一类胃轻瘫,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严重的焦虑、抑郁、前驱感染、神经病变、结缔组织疾病等都有可能与胃轻瘫的发生有关。
继发性胃轻瘫以糖尿病胃轻瘫与医源性胃轻瘫多见。糖尿病患者胃功能受损,可引起胃轻瘫的发生;医源性胃轻瘫主要由手术以及药物引起,常见的手术是腹部手术,药物有抗抑郁药、镇痛药、抗胆碱药以及某些糖尿病治疗药物。
其他病因还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尿毒症、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全身或腹腔内感染、剧烈疼痛、严重贫血等。
4、检查
一般检查:可见电解质紊乱即尿素氮升高。
48小时胃肠通过时间检查:吞服钡条,X线行立位腹平片检查,如果6小时胃内容物仍可见钡条,视为排空延迟。该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能完全反映生理性胃营养物的排空,需暴露于X线。
核素闪烁扫描技术:通过进食放射性标记的标准餐,运用闪烁扫描方法记录4小时。是评估胃排空延迟金标准,但不适用于孕妇。
5、治疗
胃瘫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现和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以及缓解症状为主。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止吐药、促动力药、解痉止痛药、胃黏膜保护剂及抗酸药。
难治性胃轻瘫患者,可选择内镜下治疗、胃电起搏、手术治疗等。
必要时禁食、胃肠减压治疗。
6、预后
部分轻症患者可自行缓解。无法自行缓解的患者需要药物或手术控制。
7、并发症
食管炎:反复呕吐,食管黏膜受到胃酸刺激或损伤导致食管炎。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用力不协调的呕吐可使食管胃连接部纵形撕裂,出现呕血、黑便、上腹痛甚至休克。
消化性溃疡:长期胃潴留,胃酸损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导致消化性溃疡。
胃石:长期胃内容物潴留,摄入的某些植物成分及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可能会在胃内凝结而形成异物。
8、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胃轻瘫的发生与脾胃失和、脾胃虚弱,中焦气机不畅有关。治疗主要以健脾扶正,舒肝理脾,行气和胃为主。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二陈汤、四逆散、逍遥散、四磨汤、五磨饮子等。
本文是王亚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